化学里的四等关系,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9 11:07:35

课题:燃烧与灭火

  1. 一、燃烧

化学里的四等关系,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1)

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冒出大量白烟;红磷没有燃烧;

水中的白磷熔化成液滴,没有燃烧;

分析原因: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与氧气隔绝; 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隔绝氧气、提供温度

2.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可燃物的性质

(2)氧气的浓度

(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

二、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1.碳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在氧气充足时,碳发生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化学里的四等关系,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2)

在氧气不充足时,碳发生不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化学里的四等关系,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3)

小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现象不同是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出现不同产物,是由氧气的量决定。

  1.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化学里的四等关系,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4)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用途:可作气体燃料

②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功能,会导致人体缺氧。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开窗通风,并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三、爆炸

1.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果发生急速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2.如果氧气的浓度较高或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

3.可燃性气体、可燃性固体粉尘在空气中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

4.易燃物或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注意通风,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以有效防止爆炸的发生。

四、防火与灭火

根据燃烧发生的条件,一般可采用下列三种方法灭火:

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如:设置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液化气、煤气着火,先要迅速关闭阀门;釜底抽薪等。

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如: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燃着的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用土、沙覆盖灭火等。

3.使用大量的冷却剂,让燃烧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如用水、干冰等灭火;吹灭蜡烛等。

当家中或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处理和自救方法:

火势很小-使用适当灭火器材或灭火方法

火势蔓延-拨打119

烟很大—用湿手巾捂住口鼻(防止被有毒的烟尘呛着)蹲下或匍匐前进。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参书P.101-102

实验1: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符号表达式: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实验结果:天平仍然平衡

实验2:测定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有气泡冒出

符号表达式:CaCO3 HCl CaCl2 H2O CO2

注射器的作用是:①注入稀盐酸;②调节瓶内气压

实验结果:天平仍然平衡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注意:有气体参与或者有气体生成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一、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如: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此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产生的氧气逸出)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黑色固体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此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得到的固体中增加了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或者说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注意:①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问题,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原子的三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归纳: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物质种类

六个一定不变 原子的质量 两个一定改变

元素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分子的数目

两个可能改变

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 ②原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B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③⑥⑦

课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意义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配好后要进行验证检查;

注意:①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②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最终应是最简整数比

注:在等号上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如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则在生成的气体化学式右边加“↑”;如反应在溶液中发生,生成物有沉淀产生,则在生成的沉淀物化学式右边加“↓”;

  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宏观上: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作用:可体现反应物的一种性质;生成物的一种制法

(2)微观上: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原子或分子个数比。

(3)质量上: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 C O2 点燃 CO2为例

(1)宏观上: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上: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上: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注意:“ ”读作“和”或“与”;“=”读作“反应生成”或“反应得到”

  1.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依据: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并且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都有固定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设、写、找、列、算、答

注意:①解题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必须写在对应化学式的下面,以免出错。

②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要转换成纯净物质的质量,体积也必须换算成质量后代入方程式,且单位要一致。

③解题过程的书写要规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