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序是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9 15:11:02

今天的人们大多只有一个姓名,就是父亲的姓氏,再加上父母或家中长辈取的名字,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此外,有的人还会有小名,不过只限于家中称呼,一般不会主动告知外人。

但我们知道,古人大多不止一个名字,除了基本的姓名,他们还会另取“字”、“号”。

例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为什么古人要取这么多名、字、号?有什么讲究吗?

古代的序是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序(1)

姓氏、名字、号涵义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姓、氏、名、字是四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比如我国古代著名谋士姜子牙,就是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

而姓氏与名字是直到近代才合并为两个单元的。那该如何区分古人的姓与氏、名与字?

01

姓的历史比氏悠久许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代表着一种血缘关系。

当时,每个部族都有着共同的女祖先。那时繁衍后代的方式与今天不同,成年女子只需留在本部族,其他部族的同辈男子要前来女子的部族,与女子生育后代。

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子女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都是随母取姓。

02

后来随着人口繁衍扩大,为了更好地管理,各部族就分出了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会为自己设立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的来源。

氏的来源多样,有的源自祖先的职业,如巫、陶等。有的源自祖先的称号,如轩辕。有的取自封地之名,如晋国时期大臣赵盾的弟弟赵括,被分封到屏地后,又将分封地作了自己新的氏,因此他就是赢姓,屏氏。

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会有完整的姓、氏,普通百姓是没有的。例如《通志·氏族略序》中提到“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姓氏文化逐渐没落,上古时期的姓逐渐消失,氏成为了人们今天使用的“姓”。

姓与氏逐渐合并统一。

古代的序是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序(2)

03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意思是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无名无字,出生三个月后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这就是幼名。

04

字,也叫表字,别名,是由自己取的。为了避讳直呼人名,才有了字的出现。

如果说“名”是为了分别彼此,那么“字”就带有了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等级的体现。

社会责任是说取了字,就说明这个人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步入社会承担责任了。

在古代,男子的成人礼在二十岁,叫冠礼。女子的成人礼在十五岁,叫及笄。男女只有行成人礼后,才能取字。

古代的序是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序(3)

古代有个词叫“待字闺中”,意思就是说女子还没满十五岁,没到取“字”的年纪,不能出嫁。

社会等级是说,一个人的名不能随意称呼,只有君王,父亲,长辈等尊者可以称其名,其他平辈、晚辈只能称呼字。

《礼记·士冠礼》中这样解释:“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字的起法有很多,一般遵循对名的进一步解释、意义的进一步提升、名的含义过高进行降调等方法。

例如,颜回,名回,字子渊,“回”与“渊”就同义。韩愈,字退之,“愈”有胜过,好过的涵义,“退之”就是对“愈”的谦虚之语。

其实,字的产生是出于尊崇长辈显贵的伦理需要。而现在的我们“有名无字”也恰恰是因为传统的尊卑秩序被完全否定,以明尊卑为主要功能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据。

05

号又叫别号、表号。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字号(自号),也就是自己再给自己取个号。当字已经不足以表达自我时,古人就会再取一个号来抒发自己特定时期的志趣或情感。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号、别号,起什么,起多少,都没有要求。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一个人的全部品格,是文化意蕴、生活情怀的体现,所以古人在取名、字、号时如此讲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代的序是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序(4)

例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就是苏轼被贬时,自己给自己取的号,以抒发其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志趣。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因宅边有五柳树,而且陶渊明性爱田园,以树为号,也能体现他这种淡泊天然之情。

第二种是谥号,是死后别人为自己取的号。

谥号只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身份尊贵之人才会配有,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例如,岳飞冤狱平反后,被追赠了谥号“武穆”,这就是美谥。秦桧的谥号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名、字、号传统用法

晚辈对长辈,自称只能用“名”,不能用“字”、“号”。称呼对方只能用“字”、“号”,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一种冒犯。

长辈对晚辈,如果是有直接亲属血缘关系的,可直呼其名。如果没有亲属关系,是上下级关系,道义上可以直呼名,但一般都是叫对方的“字”、“号”,表示尊敬与认可。

古代的序是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序(5)

例如刘备从未直呼诸葛亮全名,而是常以“军师”相称。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名字,暗含了许多深意,对一个人的称呼也有许多学问。

今天的我们虽然取消了“字”、“号”等形式,但如何称呼对方,称呼是否得体,仍然需要注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姓氏”和“名字”的演变,是华夏民族不断繁衍生息的写照!而如何为子女取名,如何称呼对方,也值得我们研究探索。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