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仙人”的传说
文/罗树凡 等
青城山区有丰富的关于“仙人”的传说。这些曲折 离奇的故事,给风光绮丽的青城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这些传说,除其它篇章讲到的宁封、张陵、薛昌和遇仙崖、王婆崖等故事外,还有许多仙人的故事,至今 听来还耐人寻味。
《神仙传》说,有个叫李阿的人,常到成都要饭, 有所得都散给贫穷的人。他经常天晚才离开,天刚亮又 在成都,没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向他问事,他一言不发 。时间一久,人们慢慢地发现他的脸色能预示吉凶,若他喜欢,事情就顺当:若他忧愁,就凶多吉少。有个叫古强 的人,怀疑李阿不是平常人,就像侍奉亲人一样侍奉他。
一次,他随李阿还家,才知道李阿住在青城山中。李阿 不老,古强18岁时,见李阿已如50多岁人,到古强80余 岁时,李阿还是那个样子。后来,李阿自言“被昆仑如,当去”,以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他的影子了。
《集异记》上讲:天宝十三年重阳日,唐玄宗在沙苑打猎,见云间有一只孤鹤,就用箭射中了它。这只鹤带箭慢慢堕落下来,离地还有一丈多高时,突然又拍翅 飞去,消失在西南方向。那时成都城西有一座明月观,松柏凌云、殿宇宏丽。每当桂子飘香,青城道士徐佐卿就要来观中,一住就是三、五天,十多天,他在观中很受道士们的尊敬。
这年重阳,徐佐卿又来到观中,神色 沮丧,面容苍白。道士们关心地问他,他说:“我经过 山丘时,受了箭伤,现在已经好了。但这箭不是人间之 物,我把它留在壁间,等金箭的主人来了交给他,不要 丢掉了。”说完他取出一支金翎小箭交给道士,又拿起 笔在壁上写下“天宝十三载九月九日”几个字就走了,道士小心翼翼地把小箭置于壁间。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到四川,偶然在明月观发现了自己的箭,忙问这箭 的来历,道士把徐佐卿的话如实奏闻。玄宗看壁上题 字,正是他沙苑打猾的日子,他才知误伤了“仙人”,后 悔不已。这就是青城长联中“佐卿化鹤”的故事。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读过《长 恨歌》的人,都对这位奇特的“临邛道士鸿都客”留下 很深的印象,欲知其是何许人。杜光庭《仙传拾遗》 记载:这位“临邛道士鸿都客”名叫杨什伍,是“青城真人”王君的弟子,幼年遇道士,授以“檄召”之术、 “三皇天文”,因此,能“役命鬼神,无不立应”。玄宗 避乱蜀中,思念贵妃,听得杨什伍有“考召之法”,玄 宗就命他寻找。
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 不见”。后来在东海蓬莱找到“上元女仙太真”,她就是贵妃。她对什伍说:“我是太上侍女,圣上是太阳朱宫 真人,偶以宿缘世念降谪人间。10年后当相见。”又取 出开元中玄宗所赐金钗钿合各半,玉龟子一枚作信物,叫什伍进给玄宗。玄宗见旧物潸然泪下。杨什伍为玄宗 找到贵妃,传递了信息,玄宗称赞什伍是“真得道之 士”,赐名“通幽”。
青城长联中有“谭峭鞭鞋”的话,讲的也是青城 山中一则仙人故事。谭峭,字景升,好道术。辞父远 游,拜嵩山道士为师,辟谷养气,后居南岳,炼丹成, 服食后能隐化。南唐保大间,赐号“金门羽客”,亦号 “玄流真俗”。宋齐邱想夺他“化书”,就用酒将谭峭灌醉,装进革襄,沉入水中。革囊被渔人捞起,剖开一看,谭峭还在呼呼大睡。渔人叫醒问他,他说我叫谭景升, 宋齐邱夺我化书,沉我于水。化书已不在了,我也将不 久于人世了,我是在囊中好好休息一下。他有诗说:线作长江扇作天,鞭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地,只 在谭生柱杖前。”后入青城山“升仙”而去。
类似上面这些神仙故事还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就 不一一赘述了。
本文读者供稿 仅供欣赏 如有涉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