靼鞑村
潘苔莱长大后娶了一个邻居的哥萨克女人为妻。和他的父亲和村里的许多哥萨克一样,潘苔莱也参加了沙俄军队并升为上士。但后来在一次检阅中摔坏了腿,退役回乡后成为了一个瘸子。潘苔莱的妻子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大儿子彼得罗,二儿子格利高里和女儿冬妮娅。因为潘苔莱有土耳其血统,村里人给他们一家的外号是“土耳其人”。
写到这里后,肖洛霍夫把笔墨开始集中在了故事的主角,潘苔莱的二儿子格利高里身上。格利高里有着像他祖父一样放荡不羁、敢爱敢恨的性格,爱上了村里的有夫之妇阿克尼西亚并有了亲密关系。潘苔莱认为儿子的做法大伤风化,为了收住儿子的心,便给格利高里娶了一个妻子娜塔利耶。
这是故事中一个最令人同情的女主角,娜塔利耶长得很美丽,人也中规中矩,是一个传统妻子的典型,但却不是渴望激情的格利高里喜欢的类型,他更喜欢的是狂野大胆、激情四射的阿克尼西亚。终于在一次与父亲发生争执后被赶出家门,格利高里和阿克尼西亚双双离家出走,到几英里外一个退役的哥萨克将军家做了佣人。阿克尼西亚还怀上了格利高里的孩子。
娜塔利耶与阿克西妮亚
而娜塔利耶也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对格利高里的出走感到非常羞辱,愤而用镰刀自*被救下,但脖子从此却歪了,留下了终身残疾......
哥萨克的男人都会骑马和娴熟地使用马刀,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战士,当时,沙俄军队有十多个哥萨克骑兵团,人数大约有一万多人。哥萨克人祖辈一直为沙皇效力,英勇善战,是沙俄军队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这些哥萨克士兵参军时,每人都会带上故乡的一撮泥土,以示对故乡的怀念。
随后在大战期间,格利高里也被征召服兵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骑兵团被派到奥地利前线与奥匈帝国作战。在战争中他开始第一次学会*人,从他第一次把长矛刺入一个奥地利士兵胸膛的那一刻起,格利高里渐渐从最初的彷徨惶恐转变成为一个*人凶器。
而在格利高里走后,阿克尼西亚生下了一个女孩。但不久患上白喉病死亡。在孤独无助的情况下,阿克尼西亚经不住诱惑和将军的儿子同居。背叛了格利高里。同时,格利高里在一次战斗中被一位匈牙利士兵砍伤昏死过去。他的部队以为格利高里阵亡了,便把消息通知了他的家人。
潘苔莱得到消息后,难过得老泪纵横。不过十多天后,潘苔莱收到同在部队服役的大儿子的来信,格利高里没有死,他苏醒后因救下了一名负伤的中校还被授予了沙俄军队的奖章乔治十字勋章。潘苔莱由悲转喜,在村里逢人便说他儿子获奖之事。
格利高里在回家休假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但也得知了阿克尼西亚背叛的事,在抽打了情敌一顿发泄完后,不顾阿克尼西亚的苦苦哀求离开了她,回到了他妻子娜塔利耶的身边,到这一刻,他内心才真正接受了娜塔利耶,娜塔利耶后来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
格利高里回家场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在沙俄军队服役的士兵回到了村里,但格利高里没有回来,他受到了红色思想的影响,加入了苏维埃红军。不过在一次战斗中,他亲眼目睹了红军把俘虏的哥萨克白军军官全部无条件地枪毙,目睹同胞的惨死,格利高里却无能为力,这使格利高里对红军非常失望、非常气愤。随后他就借着腿部负伤养伤的机会脱离了红军加入了白军。
然而,白军也是一样,同样对红军也是毫不留情,把抓到的红军*当着老百姓的面全部吊死。动荡的局势已经令双方疯狂,亲人也成为仇人,生命在这些仇恨面前得不到任何尊重。这种浪潮也裹挟了无数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在整个俄国内战期间,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分成了支持苏维埃政权,反对苏维埃政权和要求独立等势力。
在这场大仇*中,青壮男人都被裹挟到了战争与仇*之中,村里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小孩。大片土地荒芜,人民的生活异常艰难,许多人对前途充满了迷惘,格利高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