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阐释事理的说明性文章为主,从语文能力角度,教学目标是能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经典课目,说明结构和逻辑思路非常清晰。说明性文章普遍面临着教学手段单一、知识传授单调的困境。如何从顶层上设计教学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纲领性地把握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要思考的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部分
我把“中心句”作为课堂活动关键概念,把“寻找每一段的中心句”作为活动的核心任务。没想到在梳理到第二段的时候,课堂就卡壳了,陷入了中心句是首句还是末句的争辩之中,我干脆调整方向,停下进度,利用这次分歧,组织广泛的讨论。
师:刚才大家陷入争辩之中,这样,我们大家一起来齐读1-3段,把眼光展开,视野放大,结合上下文去推敲。(生读)姜燕玲,你的意见呢?
生:我还是觉得首句是中心句。因为说“据以安排农事”,下面的耕地、种谷子、割麦插禾,都是讲农事。
师:你的理解是和具体的内容是相吻合的。应佳丹,你有不同看法?
生:我认为是最后一句。最后一句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
师:哪句话特别有总结的意味?
生:这样看来。
师:嗯,那后面的两句话八个字,应该是?
生:总结的内容。
师:那内容后面“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句话呢,应该是?
生:重复内容;表示肯定;提炼强调。
师:姜燕玲,你是否还坚持自己的看法?
生: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首句中,不仅仅是讲到安排农事,而且重心也不是在农事,应该是“据以安排农事”,前面句子说到的“自然现象”才是重点。
师:同桌,你的态度是支持谁?
生:我支持姜燕玲,我觉得这句话和上下文结合更加紧密。第一段是讲述自然现象,然后第二段是“据以安排农事”,然后第三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也是讲“自然现象”。
师:你的意思是衔接还是比较紧密连贯的,这理由感觉很“结实”。应佳丹,你坚持自己的看法吗?
生:“自然现象”,就是作者讲的“大自然的语言”。说法不同,是为了和课文标题一致。而且这个说法更加形象。
师:严肃的说明文章有时候也需要轻松一下。比如语段中的布谷鸟唱歌,谚语的使用等。姜燕玲,你找一个帮手,助力你的结论。
生:我是从另外一个词来说明。第二段和第三段首句都有“劳动人民”的说法。这篇文章很多地方是从“劳动人民”的角度来说明。所以我觉得,首句更加符合。
师:也就是说,“劳动人民”渗透着作者写作的目的。这也体现了我们科学家深厚的“为人民服务”的情结。
师:我们在中心句的判断上,出现明显分歧。也许这两句的功能都体现“中心”二字,但如果我们将之比较分析,分出“轻重”,同学们更倾向哪个句子?这个就作为我们课堂生成的疑难问题,将你的分析和理由写在双线练习本上。
教后反思:
基于概念下的活动设计,前提是学生对“中心句”这个概念有成熟的理解。很多种情况下,或者是我们的固定思维,就是“我以为学生懂了”。这堂课,如果在课前对中心句概念作一番梳理,讲明中心句的特点判断,了解中心句和支撑句的区别,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也许会更有思辨性。不过,运用SOLO层级观察,从本段到结合上下文的思维扩展,从单独词汇句子到关键信息的相互勾连,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素材的处理,明显是多渠道有深度的。
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敏感性,还需要持续培养。这个迫切性,从第二课时反馈来看,尤其突出。在明确倒数第二段的中心句时,课堂同样陷入僵局,特别是对哪些方面的意义的梳理,学生未能对语言建立起精确的合理的理解,忽略了必要的关键信息,比如“此外还有”的丰富表意,“对于……还可以……也可以……而”的关联表达等。
从教学目标达成角度,单元要求“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这在课中没有充分体现。首先是没有就关键信息语句和“推理”建立逻辑上的关联,事实上我也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个要求,总觉得可有可无。其次是课前也没有了解准备推理的基本方法,没有建立有效的知识储备。所以,单元目标言简意赅,每句当斟酌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