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糍粑、吃糍粑是家乡春节的传统习俗,一般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就得准备蒸糯米、打糍粑了。蒸糯米每家每户可以独立完成,可打糍粑就需要相邻的几户或本家族的合力才能完成,因为打糍粑可是个力气活,必需壮年劳动力才能胜任。
打糍粑先得蒸好糯米,再把打糍粑的“地窝子”抬出来,连同打糍粑的木棍一起清洗干净,地窝子是石质的,重两三百斤,得几个人合力才抬得动。
一切准备就绪后,把蒸好的糯米倒进地窝子,瞬间就热气腾腾满屋飘香。2个壮劳动力各持一根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棍,手握木棍细的那一头,正式开打,所谓打,其实是2人用木棍轮流去捅碾地窝子里的糯米,一直到把糯米粒捅碾成干糊状才行。
打糍粑是个力气活,一来蒸熟的糯米很有粘性,会粘住木棍,力气小的会捅得进去,拔不出来。二来打糍粑需要一定的时间,还得有耐力。因此打糍粑一般至少4人或6人,2人一组,轮流上阵,没力气就换下一组人。如此反复,方能打好一窝糍粑。
糍粑打好后,会趁它还软和,把它从地窝子里盛出来,放进一个洒满面粉的桌面上,手工拍打成有一定厚度的圆形,一边拍打一边洒面粉,以防粘手。拍好后,再洒一层面粉,让它冷却、发硬。
第二天,得用菜刀把冰冷坚硬的圆形糍粑切成大长条形,这也是个力气活。
切好后,一般会把长条形糍粑泡进水缸或大木盒、大水桶里,得用尚未立春的干净河水来泡,这样便于长期存放。
要吃的时候,再捞一条出来切出一截,再切成薄薄的小块,就可以加工食用了。糍粑的吃法有很多种,也有一些讲究,以后再单独介绍。
打糍粑是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那个年代农村都想多生儿子,有个重要的原因是需要男子干重体力活而不必求助别人。生女儿的家庭的男主人,干重体力活确实很辛苦,连换个手的人都没有。
记得我上初中时,和家族的堂兄弟们都长高了,看到大人们打糍粑,我们就跃跃欲试,大人们也有意让我们体验一下,就每轮流让我们上一个人,和大人对打。
有大人的协助,我们力气小一点也能把木棍从粘糊糊的糍粑里拔出来。也有气力不够了拔不出来的,这时站在旁边的大人就会迅速接手。他们休息时,会一边抽烟一边聊天,说再过几年打糍粑这活儿就可以交班了!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当年教我们打糍粑的父亲和他的堂兄弟们也大多都已故去。而我和堂兄弟们也大多离开了农村,工作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里,过着不用出力打糍粑就能吃各种糍粑的日子。
我们都很怀念上一辈人年轻且我们年幼的时光,那时,他们年富力强、纯朴善良、吃苦耐劳!而我们则无忧无虑、自在快乐、对未来无限向往……
快过年了,谨以此文怀念抚养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帮我们过上比他们那一代人更幸福生活的父辈们!愿天堂里的春节比人间更美!
写不下去了,掉眼泪了……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分享家乡的春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