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有帮助的,当然仅限于汉语口语。
诗歌诗歌,诗本来就是歌。讲究的就是抑扬顿挫,平仄起伏,清朗通顺。
《诗经》时期,诗就是用来演唱的,所属“风、雅、颂”就是民歌、诸侯献歌和祭祀颂歌。都是有音乐和曲调附着的,所以诗是由演唱而生,与生俱来就有押韵、节奏感、起伏感这三大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普通人的文学水平大幅提高,很多人都开始写诗,而用于演唱的音乐却进展不快。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写了诗不再配乐演唱,这就是西汉初期逐渐出现的“徒歌”。徒,就是徒劳的徒,徒歌就是指清唱,不再配乐使用。
徒歌的出现,使诗逐渐从音乐中独立出来,虽然依旧有汉乐府,后来的唐教坊、新乐府都还有用来演唱的诗,但是绝大部分诗开始成为只用来书写、吟诵的文本文体,直到最终词牌、元曲取代了演唱中的唱词功能。
在曹魏时期,曹植在对佛经的翻译过程中发明了梵呗,翻开了汉字音韵学的序幕。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大流行,汉字音韵学得到极大的发展。沈约、周颙等人发明了四声标注法并且应用到诗歌创作,这就把从诗歌、汉字朗诵中总结出来的音调划分规则再反过来影响了诗歌的创作,其创作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诗在吟诵、朗读过程中的高低交错、四声起伏,同时清朗平顺,不会诘屈聱牙。
而唐朝时音韵进一步发展,武则天时期制定了平仄规则、近体诗(格律诗)规则、使得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公式化、套路化规避语病的全盛时期。也就是说用当时的官方韵书、按照格律诗规则排字布词地创作诗,是完全可以避免音病的。
这就为诗歌的吟诵性、朗读性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而唐朝的格律规则成熟之后,即便是不遵从格律的古体诗,在单句中基本上也会遵从平仄规则,因为这相当于唐朝人的小学汉语拼音,使用平仄属于童学启蒙。而格律只是声韵学作诗的不完全归纳法,不遵守规则的诗虽然不是近体诗,但同样可以好听、好念。
唐诗全盛的时代,因为没有印刷术,诗的流传依靠的是口口相传和手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不好听的诗,在当时就被淘汰了,基本上不会流传到今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唐诗大多是念起来好听,读起来非常有韵味,细品又非常有意境的缘故。
因为这是文学史、诗歌史中的幸存者偏差。
留下的都是好的,都是在发音上带有节奏感、带有美感的。虽然古音和我们今天的普通话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我们今天的“一、二、三、四”声还是相符。所以留下来的唐诗,不论符不符合近体格律诗的标准,在我们今天读起来依旧朗朗上口,如清音贯耳,可绕梁不息。
当然,你便是天天朗读好的现代诗歌散文,背诵八荣八耻,同样是对口语表达是有帮助的。因为口语表达的提高,除了口齿要练清晰外,更重要的是增加胆量。
唐诗超过现代课文的好,还是在于意境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