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战,曹操佯装放弃白马,然后虚晃一枪,精锐回袭,斩*颜良。
而后,曹操采取守势,坚守不出。战役进入相持阶段,粮草供给成为关键。
就在曹军快要粮尽之时,恰好许攸来降,曹操得知袁绍屯粮重地乌巢,并无重兵把守,大喜过望。遂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夜袭乌巢,放火烧掉了袁军粮仓。
袁绍大军听闻粮草断绝,军心不稳,战力大减。曹操随即发起全线进攻,袁军四散溃逃。
从此,袁绍一蹶不振,直至最后覆亡。
*一直以来对曹操都是持正面评价,认为他是有功之人,晚年更致力于为其翻案。尤其是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赢多,以弱胜强,充分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更是非常欣赏。
有一次,在谈话中,*分析官渡之战道:“虽然袁曹强弱悬殊,但曹操主观指导正确,能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作战指导,力争主动。首先声东击西解白马之围,连斩两员敌军大将,挫袁军锐气,取得首战胜利。然后,主动示弱,先让一步,实行战略退却,转移兵力于官渡阵地,阻止袁军南下许昌。在两军对峙中,及时抓住战机,奔袭乌巢,烧毁袁军全部屯粮。而后乘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的时机,后发制人,发起反攻,取得了决战的胜利。”
而对于袁绍,*都以总结教训进行评价的。
1959年3月,一次会议上,他先是谈到了袁绍的主观指导屡犯错误,大军被牵制于官渡,陷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优势转化为劣势,结果全军覆没,成了败军之将。接着又说:“我借这个故事来讲,人民公社党委*以及县委*、地委*,要告诉他们,不要多端寡要。”“端可以多,但是要抓住要点,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要点。这是个方法问题。如果,这个方法不解决,每天都会生活在混混沌沌之中。”
*认为,做领导工作的,最忌讳者就是见事迟、得计迟,成败关键在于抓住要害,当机立断,像袁绍这样的领导,是难以做成大事的。
赤壁之战:一把火烧出一个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战役。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占八回篇幅,字数多达四万,是写得最宏阔、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