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丧葬习俗的演化经历了岁月的冲刷,却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传承!在农村对于“丧葬”老人们眼里讲究“寿终正寝”!曾几何时,每每回忆家中长辈过世,叔伯亲属多会提前准备好老人的内外新衣换上,以防长辈“光着身子走了”这是极不吉利的。在我们这的农村,家中老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众亲属会将老人从内堂移动到正堂的灵床上!这其实就是老农常说的“挺丧”吧!
农村丧葬的礼仪程序十分的复杂,如引魂、报丧、破孝、出殡、路祭、泼汤、等等,而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农村丧葬习俗“做七”,以及不为人知的“走七”习俗的含义,并且对老农口中常常念叨的“望乡台”进行解读。
“做七”习俗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存在。在过去那个封建的社会中,一般家中老人过世,棺木要最少停留三天!因为人们不相信“他”已经死了,在农村封建思想的支配下,人们愿意相信“复生”!但是,如果三日仍不能醒来,那么这仅有的愿望也就此破灭了!而随着时间的更迭,“终七入葬”也逐渐成为了风俗,这也就有了“做七”之说,有些地方也称为“烧七”。其中,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五七”多由外嫁的闺女负责,而其他多为“孝子”负责,尤其是在第“一、三、七”七,这三天中,有“走七”的习俗,其含义是,在这一天祭祀完毕后,要争相返回自己家中,俗称“争上游”,这样就能得到死者的庇护,以后生活幸福美满!
其实,在农村对于“做七”还有个“新鲜事”就是老农常说的“望乡台”,在如今我们听到“望乡台”只是感受到远离家乡的思乡之苦,却从不知“望乡台”源于何处?其实,在农村丧葬习俗中,相传在五七的头一个夜晚,死者才会意思到自己已经过世,就会在“望乡台”上注视人间的亲人。而人们也在这天午夜备好酒菜、寻一件老人的旧衣物,呼喊痛哭,以示对先人的无尽缅怀之情,这俗称“喊五更”!
总之,这望乡台出自农村丧葬习俗的“做七”,这下你明白了吗?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制度,很多类似于迷信的思想被摒弃,通过红白理事会的协调,精简办丧事在农村逐渐成为了流行,而“厚养薄葬”的思想也深入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