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服易服
所谓变服,就是改变原有的服饰装扮。所谓易服,就是穿着简易丧服。
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化程序也较低,家有丧事,包括丧服在内的丧事用品等,都是自己赶制。“初终”时间紧,一时半会出不来。所以要等。在等的过程中,因为家有丧事,需要变服易服来标识标志。
《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对变服易服的规定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两大点:一是去华饰;二是着素。所谓去华饰,就是除去欢快喜庆华彩的服饰,包括衣服和饰物,如红绿华彩衣服、流苏项链首饰等。所谓着素,就是穿披白色的衣服或布块,如戴上白色帽子或头顶一块白布等。
有条件的应当着整体素服,即穿着简易丧服。
3、“初终”在礼俗上的现实选择
现实生活中,家有丧事,在“初终”即咽气前后如何选择实施礼俗事项,各地有差异,说法也不同。对照古法丧礼,结合生活实际,遵循简单简洁和方便实用的原则,我们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程序:
(1)移尸待丧
当今社会中,特别在农村,兄弟姐妹再多,也是各人有各人的家庭,各人有各人的生计,加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绝大多数人赚钱比吃屎还难,所以活得都很憋屈费劲。父母年纪大了,有自己单独生活的,有跟随一个子女生活的,也有轮流照看的。大凡父母还能吃饭拉屎,子女很少会经常过问;只要父母还有一口气没死,大家很少会与父母聚在一起。等到父母一死,大家才会都来。所以,现实丧事操作,人没死就“迁居正寝”看护送终的,有,但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是人死后,丧事启动,移尸待丧。
正常生活逻辑,按一般礼俗要求,长子为丧主。所以父母去世后,要在老大家停丧办事。就是说,不管父母去世时在哪里,一定要移尸到老大家待丧。灵堂设在老大家。
长房办事,这是一般习俗讲究,也是一般原则和礼仪规定。具体情况具体操作,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家庭能够做到送终的,老人不行了,可以先移居到老大家或兄弟姐妹一致同意的特定家庭,看护送终。这样就不需要移尸,也符合古法丧礼的基本设定。
(2)穿戴正位
现实丧事的“穿戴”在古法丧礼上叫“小殓”,《仪礼---士丧礼》是第二天早上“小殓”。后世民间将穿戴丧事提前到“初终”时段,是有道理的。
隋唐之前,特别是秦汉以前,寿衣也没有现成的,需要主家自己赶制,所以,需要时间。宋元之后,有成品寿衣,可以即时买到,也可以事前准备。所以,在人咽气后,身体还没有凉的时候,穿上寿衣,是符合生活实际的,是符合人情逻辑的,即是必须必要的。
现实生活中,一般礼俗要求,人咽气后,第一时间穿上事先准备好的寿衣。事先没有安排的,即刻购买。
所谓正位,就是在堂屋停放好。即将穿戴好的逝者,停放于堂屋的中间位置,头朝里,脚朝外。
(3)大哭一场
规范丧礼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以及规范礼仪制度文本《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等,都有“既绝乃哭”的要求。这是基本丧礼流程,民间传承也一直没变。
就是说,逝者安顿好之后,主家所有人,坐下来大哭一场。
注意,哭之前,一定要首先感谢左邻右舍的帮忙人员,以及其他在场帮助的亲朋人员等。家有丧情,特别是穿寿衣,一般人没有经历过,慌乱和不知所措很正常,此时可以延请庄邻人员等帮忙。有有经历的过来人帮助,操作上要顺利的多。
所谓感谢,要点是或鞠躬作揖,或磕头。
哭过之后,抓紧时间,喘喘气,定定神,理理思路,父母过世了,自己是什么位置,丧事怎么办?以后会怎样?都要认真想想。
(4)烧倒头纸
一个人出门,身上不装钱,是很心虚的。这是一般人情和一般人性。由此及彼,推而广之。父母走了,及时给他烧送些纸钱,使父母在那边不至于尴尬受难为,也算孝道。这是正常的人类精神现象,不是迷信。
规范丧礼文本《仪礼》《礼记》以及规范礼仪制度文本《唐开元礼》《宋政和礼》《明会典》《清通礼》都没有“烧倒头纸”的说法,所以,烧倒头纸肯定是民间习俗。
“烧倒头纸”,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大烧,有的地方小烧。大烧即烧“倒头车”,也就是包括纸钱、纸器、明器等一大车,在屋外的路口烧。小烧就是烧“倒头纸”,即用少量的纸钱,在门前烧。
我们倾向于小烧。
注意,烧“倒头纸”与烧“咽气纸”是两码事,别搞混了。所谓烧“咽气纸”,是吊丧人在主家还没有开吊之前去主家的吊唁活动,就是先去烧烧纸,等主家开吊之后再去按礼俗祭拜。
(5)放哀乐
烧过“倒头纸”后,“初终”时段的丧事操作已经完成。此时放哀乐是告丧用的,即告知外人,家有丧事。如果暂不发丧,就不放哀乐。
放哀乐肯定是当代丧事操作,古法规范丧礼是没有的。古代丧事有佛、道的唱念哀声和丧乐之声,但是治丧用的,不是告丧用的。
一般习俗,主家开吊之后,治丧喇叭鼓乐到场,停放哀乐。放哀乐的意思是告知别人主家有丧,已经开门开吊办事,必须立即停放哀乐。否则意味着主家又有丧情,大忌。
在殡仪馆操办丧事的,用哀乐治丧,与“初终”放哀乐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