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而忘暮而归翻译,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2 18:47:22

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原文及翻译: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1044)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阳做太守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的规模,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咐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予观夫八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 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虽然如此,那么(此地)北方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向那连绵的雨繁密不断,连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愤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状;

❤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特别是)傍晚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长啸和猿猴的哀啼。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着矣。

(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心情),(会觉得)满眼(望去都是)萧条的景色,感慨到了极点而十分悲伤。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到了春天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 岸芷汀蓝,郁郁青青。

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有时候(湖上)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呢!

❤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耻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简直是高兴到了极点。

❤ 嗟夫!

唉!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什么原因呢?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因为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或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 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的也担忧,隐退江湖也担忧。

❤ 然则何时而乐耶?

(即使)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 噫!

啊!

❤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课下注释:

1 选自《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岳阳楼,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2 庆历四年: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3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4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5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 具:通“俱”,全,皆。

7 属:通“嘱”,嘱托。 8 胜状:胜景,好景色。

9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10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

11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

12 大观:雄伟景象。

13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14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5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极,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

16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17 *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人。

18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19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

20 淫雨:连绵的雨。

21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2 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23 排空:冲向天空。

24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25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26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27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28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29 景:日光。

30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1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其广。

32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鸟停息在树上。

33 锦鳞:美丽的鱼。鳞,代鱼。

34 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一种香草。

35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6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37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8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的玉。 39 何极:哪有穷尽。

40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宠,荣耀。偕,一起。

41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42 求:探求。

43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44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 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4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46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47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48 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49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主要内容、中心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一般认为,范仲淹在河南省邓州市写的这篇散文,所以并未登上岳阳楼。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通过迁客*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原文及翻译: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 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 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

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

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是醉翁亭啊。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命名的是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就醉,而年龄又最大,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 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

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 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朝而往, 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 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游山啊。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相错杂地摆放在面前的, 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

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

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纵横散乱,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

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太守谓谁?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

庐陵欧阳修也。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课下注释:

1 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省东部。

3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蔚然:茂盛的样子。

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5 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6 名:取名,命名。

7 太守自谓: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8 意:情趣。

9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0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11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12 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3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

14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秀,茂盛、繁茂。15 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

16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7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8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腰背弯曲。

19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

20 陈:摆开。

21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22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23 弈:下棋。

24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25 苍颜:脸色苍老。

26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27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28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29 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30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31 谓:为,是。 32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主要内容、中心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张岱

原文及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课下注释:

1、该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2、俱:都。

3、绝:消失。

4、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5、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6、独:独自

7、拏(ráo):通“桡”,撑(船)。一作“挐”。

8、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9、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10、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1、惟:只有。

12、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13、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4、.强(qiǎng)饮:尽量喝。强,尽力,勉力,竭力。

15、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6、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17、及:到了……时候。

18、舟子:船夫。

19、喃喃:低声地,自言自语。喃:象声词。

20、莫:不要。

21、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

22、更:还。

23、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主要内容、中心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行路难(其一)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八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中心:

抒发自己政治道路遭遇艰难时的愤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不愿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盼望有一天自己的政治抱负能得以施展,表达了对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外地做官二十余年,先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席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谢。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称刺史。

二、【诗歌欣赏】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首联的意思是:诗人被贬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得不到重用,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作者借这个典故写出了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一回来,仿佛有隔世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无限怀念。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联的意思是: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反而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此联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添精神,迎上春光。“沉舟”一联描写形象生动,意蕴深刻,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前进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们继续努力的精神吧!这一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总体来说,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中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显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水调歌头 苏轼

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

(弟弟)子由。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赏析: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中心: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片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片对月怀人,阐发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表达出作者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达到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留给后人无尽温暖与美好.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⑵,边秋一雁声⑶。露从今夜白⑷,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⑸,无家问死生⑹。寄书长不达⑺,况乃未休兵⑻。

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⑵,万古惟留楚客悲⑶。秋草独寻人去后⑷,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⑸,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⑹,怜君何事到天涯!

翻译:

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千秋万代,长给楚客留下伤悲。

古人去后,我独向秋草中觅迹;旧宅萧条,只见寒林披着余晖。

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

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翻译:

一篇奏折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

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⑵。溪云初起日沉阁⑶,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⑷。行人莫问当年事⑸,故国东来渭水流⑹。

翻译: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注释:

⑴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蒹,荻;葭,芦。

⑶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⑷“溪云”句: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⑸“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⑹当年:一作“前朝”。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⑺“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翻译: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倚东风、豪兴徜徉②。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③、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翻译: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⑶,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⑷。

而今识尽愁滋味⑸,欲说还休⑹。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翻译:

⑴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丑奴儿》为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⑵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⑶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陈慥《无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⑷“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⑸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⑹欲说还(huán)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休,停止。 [2] [3] [4]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