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搞明白一个概念,省会城市为什么叫“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
会,有“会聚”之义,比如“聚精会神”里的“会”。
清冯桂芬《重儒官议》:“移书院於明伦堂侧,建精庐,可容一二百人,郡县主之,省会则督抚学政主之。
作为一个省、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交通中心,省会城市通常是一个省、自治区最发达的城市,不论是经济体量,还是人口规模。
1、从区域发展的未来看作为西南地区,云贵川渝4个地方的人,很多人也许深有体会,曾经很多年前,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青年学子外流到东南沿海,到北上广深,因为在本地、在家乡很难找到专业对口、薪酬又高的工作岗位,只能孔雀东南飞。
二三十年前,成都还没有三环,重庆还有“棒棒”,贵阳街面上还有不少“背篼”。
随便一个广东普通暴发户老板,来到西南地区的省会来,都能摆“阔气”、“吆不倒台”,用港里港气的粤语夹杂着普通话对你说“傻嗨”,你也听不懂是在说啥,只觉得好洋气。
看看西部这些GDP总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国靠后的省份的地形地貌图,就能明白,很多省份看似国土面积很大,但许多是属于山地、高原、丘陵地带,有的深处内陆,有的四面环山,就算有的有河流,但地势险峻,不适合发展成大型内陆码头。
一些地方,在过去30年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喧闹中籍籍无名,仅作为保留原始生态的旅游景点停留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靠着打情怀牌、打生态环境牌,甚至空气清新牌来吸引外地人。说白了,在抢人大战中,没有浙江那样“大学生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政府代偿”的家底和实力。
如果西部地区的人才和资源长期外流下去,会怎样?与其被外省市虹吸,不如自己打造一个实力强大的省会城市出来,留住本地人才和资源,给自家人输血好过给外地人输血。
况且,对于多数中西部地区而言,其实就只是“穷省份,穷省会”和“穷省份,富省会”之间的区别,没有更多选项。
2、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看人们对当地省域经济的认知和省域形象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省会。省会城市之于省份,就犹如深圳之于中国。
许多强省会城市,比如四川成都、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如今都是非常炙手可热,基本上都是省一级权力下放,让省会城市能够尽情发挥,要钱给钱,要人才给人才,要政策给政策,总之一句话:倾尽全省之人力、物力、财力,在城市大战中*出一条血路。
偌大的四川、湖北,成都、武汉GDP,占了全省快一半。为什么?除了强省会的考虑,还有一方面不能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资源的利用效率。
无数城市的经验都证明,资本、人才等各项生产要素,在更发达、更开放、关系更容易缔联的大城市,往往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率,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被利用效率更高。
摊平资源、搞平均主义“摊大饼”的做法,断不可取!对于各方面资本、人才、文化等资源相对匮乏的中西部省份,尤其应当注意这种战略和路径的设计。
同样的人才、资本,放到非省会城市,甚至是县城、乡镇,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资源浪费,用大炮打蚊子,资源就是再富足,也禁不起这么玩。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3、从结果来看:“强省会、强首府”并不是吸血,而是在给本地输血最典型的,四川的成都模式,已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路径。
“内陆模式”和“沿海模式”的省份,发展路径本身就不一样。
一个省,如果有沿海、平原的城市多,那么各自发挥优势,施展拳脚,遍地多点开花,形成 多城一起富的局面,就很容易,比如江苏、浙江、福建等。
但如果是内陆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大多被山脉、河流的分割,地貌各不一样,各地市根本无力多点开花,只能集中力量建好省会之后,再来通过城市群的路径,反哺其他地市,比如四川、湖北、陕西、云南、贵州等。
一个强大的省会、首府,能够最大限度缓解省份内的人口、人才、资源外流的局面,同时,发展程度足够饱和、足够强大的省会城市,价值外溢一旦开始,比如城区扩张、版图合并等,首先获益的并不是省外其他城市,而是省会周边的本省其他市州。
某种程度上,从长远来看,虽然省会城市一个时期内占尽优势资源,但也只是先期的一个阶段,其他市州不是不发展,也不是最终走向衰落,只不过是需要等待下一个阶段,也就是省会城市足够饱和,能够代表省份和地区,在国家各大城市、地区排行榜中占据一席之地后,再来反哺省内各市州,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先富带后富。
否则,如果非省会城市不让出这个阶段(可能是一两代人,也可能是几代人)来,很可能的结局,就是大家一起弱,最终一起被外省市、更发达的城市圈虹吸而淘汰。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要么弱省份,弱省会;要么弱省份,强省会,没有其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