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今对垃圾中转站并不陌生,但是放在十多二十年前,可能就是稀奇玩意儿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因此新型先进的垃圾中转站推广势在必行。
生活垃圾中转站是当垃圾产生量较大,而垃圾产地到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的距离较远,为了减少垃圾长距离清运的运输费用而在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至处理处置设施之间所设的垃圾压缩和中转设施,以提高垃圾清运效率,降低垃圾运输成本。我国目前的垃圾中转站经过不断的发展,站点内可以配置除尘除臭系统、喷淋系统、污水处理等系统,同时,为解决安全作业问题,设置了可视化、数据化的信息系统。
生活垃圾中转站按垃圾日转运量可分为大中小三型,小型中转站每日转运垃圾量为150吨以下,中型中转站为150~450吨,而大型中转站为450吨以上,有的日转运垃圾量可达2000~3000吨。那么,针对垃圾中转站的选址问题,大家是不是一般都按照我国出台的垃圾中转站设计规范去选址规划呢?当然,这个是必须的,但实际操作时,站在承接这个建设工程的乙方,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去评估其可行性。所以在建设垃圾中转站时,我们需和而不同,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在选址时,垃圾中转站要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布局,大、中型中转站应按区域布置,作业区宜选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同时,站点一般不会建设在市繁华中心区域,也不会建设在城市正中心位置,会选择在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的旁边,亦或偏远的地方。注意邻避效应,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防止居民上访或投诉,处理起来会比较棘手,影响正常的垃圾转运工作。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一定要知道政府部门是否已解决了与居民、土地的相关争议,这个选址是否已通过合法手续,相关的资料是否已完善,这个方便我们后续办理施工许可证、消防验收、竣工验收等。
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垃圾中转站的选址也要看垃圾清运的服务区域,尽量选择在垃圾产生量比较多的地区,缩短运输距离,防止交通拥堵;同时,根据每天垃圾的产生量和运输距离合理安排相应的垃圾转运车,尽量做到日产日清,防止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虽为城市远郊,但尽量周边的配套条件,如隔离带、收集储运设施、蓄水池等设施,项目周边无大的污染企业,与周围环境基本相容。
3、设在交通便利,安排在易清运线路的地方。
垃圾中转站到垃圾终端处理中心路线要交通便利,做到易收运,避免路程太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市容市貌的和谐美观,若出现撒漏等情况,也能尽可能的减少对路面的二次污染。在选址的时候,不能设置在立交桥或平交路口旁。
4、满足供电、供水、污水排放的要求。
在商务对接中,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确定垃圾中转站的选址是否已“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指的是在项目动工开发时需要进行通电、通水、通路以及地面平整。通电是指完成工地上的用电配备,通水指的工地上有专门给水的地方,通路指的是工地场内外道路可以通车,能够满足车辆的正常出入。地面平整指的是建筑物以及工地现场基本平整、不需要机械整理,人工简单平整就可以直接开始施工的状态,“三通一平”为建站提供了施工基础。
还有更多垃圾中转站的选址细节工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