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药食同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食疗的传统,讲究通过饮食调节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药膳”,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以药物及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特殊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营养与防病治病兼备,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是可以药用的,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的,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有以百合、淮小麦、山药、扁豆、玫瑰,山楂、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小茴香、小蓟等既用来做食品,又用来做药的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四次修订“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中规定,61种中药材是药食同源食品,又分别于1991年和1998年增加了8种和7种。
2002年3月,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作了具体规定,把药食同源中药材名单增加到87种。
2015年,国家在颁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又增加了14种。
而最新版本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目录(药食同源)》,已于2019年5月30日向外公布,各位厨友赶快把以下名单收藏起来吧。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的药膳食补,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根据节气,设计了不少中药材跟食补原料烹制的菜品。
在这个过程里,人们发现,有些药材(香料),有着独特的香味,烧菜添加后,能使平淡的菜肴增加香味,闻之食欲大开。
这些药材(香料),用在中医里,可称为中药;用在烹饪中,就称为香料。但有的是中药来的,是不可以用来入菜的,入菜后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至中毒。
如今,随着国家科学的逐步发展研究,考虑到药材的毒性,已经越来越严地控制中药入菜的问题了,所以药食同源的范畴又在进一步缩小,食品法严禁中药入菜的品种,越来越多。
如果不慎,使用了不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来入菜,是会被罚重款的。
赶快转发出去,
让更多的同行知道吧!
—————
作者 | 晓蕙.本文为红厨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红厨网,厨师界第一新媒体,每日更新面向厨师和大众的菜谱。 欢迎关注我们!(*hongchu66;网站地址:www.chuyi8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