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诗,历史上的散文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3 11:07:26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行最广的文学形式,中国的诗歌史几乎就是半个中国文学史。我们有诗经有楚歌、有唐诗有宋词,从汉朝的张衡、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到晚清的王国维, 无数有名或者无名的诗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千古佳作。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学习的第一堂文学课,一定是爸爸妈妈教给我们的一首小诗。

好多人记得自己学会的第一首诗歌,但是几个人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诗是什么呢?在学校里学习中国文学史的时候,老师都大多会讲到这几首诗。

一、《断竹》黄歌 古代的孝子之歌

东汉学者赵晔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了勾践卧薪尝胆暗中谋划攻打吴国的故事,大夫文种献上了破吴灭敌的“九术”,这九个计谋多半是包括献上美女西施等腐化夫差的措施,第九种是“利甲兵以承其弊”。

勾践在修甲兵时请了两个世外高人,一个是剑术大师“越女”,金庸的《越女剑》之名出于此处。另一个是弓箭的专家陈音,陈音给勾践讲了弓弩的发展历程: 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

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於是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

陈音说最早是因为孝顺的儿子担心父母死后被鸟兽吃掉,所以“断竹、续竹”做了弹弓,用弹丸驱逐鸟兽。后来有人根据弹弓做了弓箭,再往后又有人改良做了威力更大的弩。勾践听了大喜过望,“乃使陈音教士习射于北郊之外,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勾践灭吴,陈音教授士兵使用弓弩令越国有了武器的优势,也算是当时的降维打击吧。

我们要注意的是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意思是:砍下竹子做成弹弓,射出弹丸,驱逐鸟兽。宍通“肉”。这里要注意的是孝子做出的不是弓箭而是弹弓,放出的不是箭,而是弹丸,不是追逐鸟兽,而是逐走鸟兽。

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艺文志》记载:“歌曰:刘勰《文心雕龙》云: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又曰:《断竹》黄歌乃二言之始。注:黄,黄帝也。”

古人认为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是不知道是否真有确凿的证据, 从内容来看,应该是比较原始的猎歌。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诗,历史上的散文诗(1)

二、《击壤歌》 疏狂自在的歌谣

还有一首据说是远古先民的歌谣,这首歌谣用极口语化的表述方式赞美田园生活。清朝的沈德潜在《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太阳出来去耕田,太阳落山就休息。凿井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不会饿。最后一句用宋朝大诗人朱敦儒的话来说就是:几曾着眼看侯王? 对照一下朱敦儒的这首《 鹧鸪天》,是不是精神风貌有相似之处: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诗,历史上的散文诗(2)

三、《南风歌》 歌唱劳动人民的歌谣

《南风歌》也是远古歌谣,相传为虞舜时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

陟彼三山兮商岳嵯峨, 天降五老兮迎我来歌。 有黄龙兮自出于河, 负书图兮委蛇罗沙。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

据说虞舜看到了劳动者们工作室的场景,高兴的唱了这首歌: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啊。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啊!

《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司马迁《史记·乐书》记载:“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同样是描述劳动人民,《南风歌》里看到的是美好,在宋朝的柳永这首《䰞海歌》就悲惨得多 :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乾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䰞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䰞海歌》节选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击壤歌和南风歌里的劳动人民似乎都生活在快乐美好的时代,就像老子所描述描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无争无为的世界。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诗,历史上的散文诗(3)

四、《卿云歌》成为第一首国歌的歌谣

辛亥革命以后,在创建中华民国进程中,国会议员议决以《卿云歌》作中华民国国歌。理由是,“帝舜如于侧陋(贫苦),终于揖让,为平民政治之极则。”又云:“夫舜起匹夫,不私天下,为三千年前在东方之华盛顿。”

国会议员们把清帝退位,比喻成了尧舜的禅让美德。 那么《卿云歌》为何有如此影响呢?西汉伏生的《尚书大传》记载:

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

这一段记载有点符合民国时期的实际情况,但不仅仅是“钟石笙筦变声”,而是武昌起义敲响了大清国的丧钟,此时民智开启,袁世凯控制着军队阴奉阳违,清帝国内忧外患无计可施,审时度势后让出了统治权。清隆裕太后下诏自比”尧舜禅让之心“ 。传统文人们自然想起了《卿云歌》: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舜在禅让给禹的大典上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于是大家一起唱起了这首歌。第一句是舜的唱词,祥云灿烂缭绕,日月光华辉煌永恒;大臣们接上唱,上天至明,光华灿烂赋予圣人;舜继续唱到: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四季变化有常,万民恭敬诚信,今天鼓乐和谐,祝祷神灵,禅让圣贤,普天同庆 ;百姓击鼓鸣钟、载歌载舞之时,虞舜自感"精华已竭" ,悄悄地离开了自己的舞台。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诗,历史上的散文诗(4)

结语

这几首诗到底是什么时候的,谁也说不清楚,《断竹》歌传说是黄帝时期的,《击壤歌》传说诗是帝尧时期的,《南风歌》据传说是虞舜时期的,《卿云歌》说的是禅让,自然晚于《南风歌》。看内容,似乎作《断竹》歌是最早的吧。

另外: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押韵是平水韵的【入声一屋】,押入声韵在诗经里也有很多。看来隋朝人制订韵书的时候,当时人的语音和远古的语音还是挺接近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