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23日电(记者张洪河 曹国厂)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三代创业者,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高寒荒漠上,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攻克艰难险阻,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筑起“绿色长城”。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森林茂密、禽兽繁集,是清朝皇家猎苑的一部分。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塞罕坝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茫茫荒原。
面对严峻形势,1962年,当时的中国国家林业部派出调查组实地调查,专家认为塞罕坝可以造林。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369人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开始“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塞罕坝自然条件恶劣,年平均气温不足0摄氏度。林场第一批建设者赵振宇回忆说,“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白手起家的第一批建设者住马棚、搭窝棚、挖地窨。“一个窝铺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赵振宇说。
就是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凭着坚强的意志,将一株株希望的树苗栽到荒原上。到1984年,塞罕坝人累计造林4.8亿余株,保存率达70.7%,创下全国造林保存之最。
如今,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们已至暮年,甚至不少长眠于地下。但是,他们用理想和信念铸就了“绿色丰碑”,他们凝结的“塞罕坝精神”薪火相传。
刘军是塞罕坝的“林二代”,他的父亲曾是林场防火员,他的儿子如今也在林场从事防火工作。
2011年开始,塞罕坝人把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攻坚造林重点。这些地方土壤只有几厘米厚、坡度达到46度,相当于“在青石板上种树”。
为了提高成活率,塞罕坝人把荒山上的石块挖出,再人工客土回填,采用覆盖薄膜保墒、施基肥、草帘覆盖防风等辅助措施,使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分别达到了98.9%和92.2%。
据介绍,5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已完成7.5万亩石质荒山造林,再有2年时间,剩下的1.4万亩也将全部绿化。届时,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