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王实甫算不算元曲四大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4 19:28:00

元代杂剧标志着我国喜剧艺术的成熟。当时的名家辈出,佳作如云。在群星灿烂的元杂剧作家中,人们标举了四个人列为前茅,被称为“四大家”。这“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 郑光祖四人。

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王实甫算不算元曲四大家(1)

关汉卿是元初著名的戏剧家,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成绩卓越,留存至今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鲁斋郎)、(蝴蝶梦)等18种,都是难得的艺术佳品。他的作品质量很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生动。最有代表性的是(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曾经评论说“(窦娥冤)列支于世界悲剧中也无愧色”。他的戏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戏剧的楷模。关汉卿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马致远也是当时著名的元杂剧和散曲作家,他从事戏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作品有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黄粱梦) 、小令(天净沙.秋思)等,作品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清丽豪爽,声调和谐优美,雅俗兼备。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杂剧家,写过15种剧本,(唐明皇秋叶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墙头马上)等都是深受观众喜爱的杂剧。白朴的作品悲剧雄浑悲壮,喜剧热情奔放,以爱情剧见长,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郑光祖在元杂剧创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今存(迷青锁倩女离魂记)、(邹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作品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四人中,关、马,白三人都活跃于元代初年,唯有郑光祖较晚,是元杂剧后期的重要作家。9z

王实甫也是元初很有名的剧作家,和关、马、白生活在同一年代,他创作的剧本有14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堂春)和(苏小卿夜月贩茶楼)、(韩彩云丝竹芙蓉口)等,(西厢记)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佳作,她的出现,不仅立即风靡当时的剧坛,而且一直震撼、陶醉着无数的后世读者,诞生700多年来被全国多个剧种演唱至今,久演不衰。他的(西厢记)在戏剧结构、矛盾冲突、人物塑造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称为“天下夺魁”之作。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元杂剧的一个高峰,成为最具舞台生命力的一部佳作。(西厢记)不仅是一部戏剧,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谁不为这华彩词章而拍案叫绝啊?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么优秀的杂剧家在元杂剧“四大家族”里却没有排上号,到是后期的所作某些作品是仿效(西厢记)的郑光祖,反而榜上有名。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由元代杂剧体制的特点决定的。

元杂剧的体制有一套严格的规范:第一,一剧只有四折,不能多,也不能少,多者只能增添一折,作为“楔子”,(犹如现在的序幕),极个别略有突破的剧本也仅仅只多出一折两折而已;第二,剧中只能由男主人公(末角)或女主人公(旦角)一唱到底,其他人物只有说白的份,一律无权唱曲,所以,剧作家在写剧时就清清楚楚标明该剧本是(旦本)或是(末本)。元代杂剧的作品虽然是汗牛充栋,但他们的这些格局标准却很整齐划一,仿佛是约定俗成不得违规一样。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则不然,它不仅长到五本21折之多,而且根本无视(旦本)(末本)的戒律,所有进入剧中的人物,只要剧情需要,都可以有说有唱,这就远离了“正宗”剧本的基本模式,类似于宋末已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规模较大,折数不限,人物说唱自由的“南戏”。由于内容的需要,王实甫或许受到南戏的影响,也或许有意向杂剧的划一规模挑战,因此(西厢记)的构架有违于当时元杂剧的格式要求。于是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虽然认同(西厢记)为优秀剧目,却很难把它视为“正宗”杂剧,所以,它的作者也就不能跻身于元杂剧“四大家”之列了。明代时,也有些戏剧名家为此鸣过不平,但已无法改变或许认为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先前所谓的“四大家”的座次了。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杂剧“四大家”就不包括王实甫了。

梳雨滴荷原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