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给我们的启示,清平乐的感悟和体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01:01:15

宋仁宗的人生格局,可以说体现在了方方面面上,比如他在选择皇后时,也是听取了朝臣们的建议,只为选择一位母仪天下的女子;他几乎整日为国事操劳,严以克己,努力做好一国之主的表率功能;他善待官员乃至服侍他们的宦臣宫女,即便他们犯了错,也很少动用刑罚。

生在帝王家,便不是普通人,一时行乐容易,做好一代君王却不易。仁宗在位的41年,可谓为国尽心尽力。

清平乐给我们的启示,清平乐的感悟和体会(5)

曹皇后:隐忍能力与宋仁宗相当,在儿女情长与国母形象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曹皇后,也是极为隐忍的,她能够和宋仁宗结婚15年都没有圆房。即便她嫁给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男人,她还是放下了儿女情长,而将自己的重心在打理好后宫之事上面。

身为女人,她难道不想要夫君的爱吗?况且从剧情上面来看,宋仁宗并非不喜欢曹皇后。只是这位曹皇后的特点便是在大是大非上面非常拎得清轻重缓急。她时刻以国母的形象来要求自己,撒娇卖萌这样的事,她能做,却觉得这样有失身份。

以国母的形象要求自己,这很好的巩固了她在后宫的地位,后宫嫔妃以及宦臣与侍女们对曹皇后还是颇为认可的。连宋仁宗都觉得这位曹皇后挑不出什么错来,如果有的话,那便是太对了。

清平乐给我们的启示,清平乐的感悟和体会(6)

虽为女子,她也是心忧天下,她非常清楚的知道,后宫与前朝之间的关联。她努力打理好后宫,为的就是不让仁宗为后宫之事分心,以便仁宗以更好的状态处理国事。最初她对仁宗的爱慕也基于仁宗的以爱民为己任的初心,如为男儿,她也一定会如范仲淹等人一样,为朝廷效力。

在曹皇后的世界里,儿女情长是小,维持好国母的形象,管理好后宫之事是大。她和仁宗之间,实则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明确。

他们一样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清平乐给我们的启示,清平乐的感悟和体会(7)

以范仲淹、欧阳修为朋党的忠臣:在功名利禄与国家安危之间,他们以国家人民为先

《清平乐》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看点并非是儿女情长的故事,而是以范仲淹等人为朋党的忠臣。还记得那句咱们在初中课本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佳句吗?

如果不看这部电视剧,我恐怕无法把北宋的文人才子串联起来。譬如:欧阳修、晏殊、韩琦、苏轼、司马光等。

连苏轼都说:“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

可以说,北宋在仁宗的带领下,君子之风盛行。

什么是君子?《清平乐》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谦逊、爱国、遵礼仪、能够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比如范仲淹,在他这里你根本感觉不到有何隐忍,因为他的价值观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即便多次被贬黜,也丝毫不影响他的乐观和政绩。他在哪里,就服务好哪里。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值得我辈们学习。

范仲淹的人生价值观是非常正的,他总是能够安住于当下,既服务于民众,也能享受当下的生活,与民同乐,与山水同乐。

而范仲淹的人缘也是颇好的,他与韩琦、晏殊关系都很不错。且这些人都是把国家利益看得都比个人之私要重的多。晏殊和范仲淹被贬多次,但他们并没有什么个人怨言,因为他们知道“仁宗”也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君子之间互相理解。自知自己都不完美,又何必要求仁宗完美呢?

清平乐给我们的启示,清平乐的感悟和体会(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