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随礼,看起来很麻烦,但能促进人与人的感情,融洽大家庭的氛围。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社交面很广,因此结交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
到了五十岁之后,社交面开始缩小,很多人会主动做断舍离的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也变成了家里的长辈,要积极引导好家风,把一些好的人脉资源、汇聚人脉的方法,告诉晚辈。
综合自己的现状,就会发现,不管多没钱,都要给以下几种礼,传家风,促和谐,成人品。
01
帮你忙的人,需要感恩礼。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遇到帮忙的人,不容易,尤其是借钱的人,拉你走出低谷的人。你要是不懂得感恩,那么你就做了白眼狼,败坏了社会风气,还教坏了子女。
认真想一想,你一路走来,总有人帮过你。
比方说,职场上,谁提拔了你?谁给你鼓掌?谁给你荣誉?谁给你发工资?想一想,就知道谁是贵人了。
最现实的是,你感激了帮忙的人,送了一份礼物,那么这份关系还在。带着儿女去感激帮忙的人,顺便就可以让儿女也接触到好的人脉关系。
在你五十岁之后,退休之前,感激帮忙的人,那么退休的时候,也就少了人情债,还多了教育子女的机会。
02
养你长大的人,需要反哺礼。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这样的剧情:太后过生日,和珅特别从合浦收集到了108颗珍珠,做成一个巨大的“寿”字。
纪晓岚一直清贫,没有贵重的礼物,就拿出一张白纸,放在和珅送的“寿”字上,门外的阳光,透过珍珠,把寿字变得金光闪闪。
纪晓岚又说:“这是借花献佛。祝福太后,慈悲如佛......”
在太后身边的乾隆皇帝,也因大臣和气,得到了太后的褒奖。
是啊,养我们长大的人,不仅要自己送礼,还要让身边的人,都尊重他。子女也好,外甥女也好,都是血脉的延续;身边的朋友,若是对你的父母不尊重,那也就不要做朋友了。
孟子说过:“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作为五十多岁的人,父母还在,这是最大的福气。给父母做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的寿辰,不一定需要,但是一份礼物,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平时也孝顺,养育父母。
03
送礼给你的人,需要一份回礼。
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也就是说,我们收了别人的礼物,就要回礼,否则就是不礼貌了。
春秋时,孔子的名气很大,鲁国的家臣阳虎要造反,被孔子抵制。为了造反成功,阳虎多次求见孔子,但是没有见面。
阳虎派人,送了一只烤乳猪给孔子。
孔子按照礼数,回了礼物给阳虎,然后就见面了。虽然没有彼此合作,但是回礼的习俗,可见一斑。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就是说,不能接受的礼物,不仅要回礼,还得全部送回。
你五十岁之后,虽然慢慢要退出职场了,但是位置还在。因而有人会冲着你的位置送礼,千万别照单全收,要学会拒绝,无法拒绝的,要回礼,不要亏欠什么。
在平时的社交中,你懂得回礼,那么礼尚往来就频繁了,好的人脉关系,就会更好。
04
生活困难的人,需要鼓励礼。
总有一些亲戚朋友,混到五十岁,仍旧一事无成,甚至靠扫大街、捡垃圾过日子。也有农村的亲戚,种地为生,余生都很苦。
不要嫌弃穷困的人,谁没有那么几年,处于低谷期。
送一份礼物给穷苦的人,不管多少,都算是鼓励。若是你有能耐,多送一些钱,也许就变成了人家的资本了。
一个财主,送了一只鸡给长工。长工把鸡养起来,然后就有了一群鸡,从而有了致富的门路。这样的套路,古往今来,都管用。
也许你拿不出钱,但是你可以说几句鼓励的话,哪一些吃的,给需要的人。别太冷漠了,当自己老了,还需要周围的人关照呢。
05
逐步断交的人,需要随礼,但别去饭局。
下半生,总有一些人,要慢慢断交,但是你不能一口回绝,更不能随便把人拉黑。
改变随礼的方式,对方就会知道你的意图了,从而以后关系就淡化了。
有一种社交方式,叫“只随礼,不吃饭”。
心眼很坏的亲戚、利益纠葛的朋友、不喜欢的同事、去外地谋生的亲戚、长期不见面的同学,你都很熟悉,但是今后会陌生。他们请你参与喜宴,就随一份小礼,然后人就不要到场了。
礼物到了,这是自己的一份心意,但是人没有到场,对方会觉得不好意思。算是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对方自己的心思。
06
古人云:“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当然,送礼有讲究,不是什么都用钱来衡量,也不是什么都直接送钱。
对于经济上不够宽裕的人,应该更加注重“情谊”,而不是金钱。
在农村的人,送一些腌菜、萝卜等,给城里的亲戚朋友,虽然花钱不多,但是这份心意,人家一直记得。
在城里的人,请要好的人,吃一个盒饭,喝一杯小米酒,也算是仁义。
对于为生活奔波的人,通过微信发信息,表达节日祝福,说明自己还记得对方,也是感人的。
只要人心温暖,人品不错,那么随礼就不会浪费。
人可以穷一点,但是和任何人交往,都尽量不负不欠。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