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读后感1500字,巴金家简短读后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07:33:04

初读书名,家,在我印象中一个温暖的名词,我原以为会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但当我翻动书页,静下心来去读,去体会时,我发现我错了,巴金笔下的家是沉闷的,压抑的,看似和谐的背后,隐藏的是勾心斗角与人人虚伪的面具。

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生活在一个乡绅家庭中,看似豪华的公馆实则是囚禁思想与自由的牢笼,尤其是对已经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的三兄弟来说,这个家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封建,迂腐,他们想过要竭力反抗,但他们的力量还是太过微小,首先被迫妥协的是大哥觉新,在他憧憬着伟大前程与美好爱情的愿景时,父亲的一句话,一句安排,继承家业的担子落在了大哥觉新的命运就被决定,跟一个门当户对的陌生女子结婚生子,继承家业,大哥的留学梦与爱情梦都幻化成泡影,心仪的女子也很快嫁人,两情相悦终抵不过门当户对的安排,最终两人分隔六年,相见已是不同光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哥觉新是懦弱的,他实行无抵抗主义,在面对父亲的安排时,他没有抵抗,而是沉默的接受了,即使心里很痛苦,他选择用吃喝玩乐来麻痺自己,可以说,是大哥觉新没有掌握住自己的命运。

二哥觉民相比较于大哥来说,他勇于反抗家族与爷爷的安排,在面对家里给他安排的亲事时,他用离家出走,躲藏起来的方法来抵抗家族的安排,因为他想用抗争的方法来争取自己的爱情与前途,没错,他有了心上人,是他的表妺张蕴华,他们叫她琴,琴是不同于其他世家小姐那样自幼身居闰中,她有个疼爱他的母亲,她有机会上女子学堂,因此成长为了一位新时代女性,她同样倾慕于表哥觉民,在觉民被家里安排亲事时,她也被一户人家提亲了,但他们俩都没有屈服,新时代的青年反抗精神在他们两人身上体现了出来。他们的反抗不是徒劳的,最终高公馆掌权人祖太爷松口了,或许是大限将至,心中的执念也释然了,对孙子也宽容了。不同于大哥的懦弱妥协,觉民用抗争换来了自己的幸福。

三弟觉慧是三兄弟中反抗意识最强烈的一个人,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但因为家中有自己在乎的人,出逃*并没有太过强烈,觉慧不坐轿子,对家里的封建现象深恶痛绝,小时侯母亲的死亡与父亲的续弦,让他对家里的亲情感到失望,他开始觉得家里的人都是虚伪的,面对战争与死亡的威协,这些虚伪的面具就会被揭开。父亲,三妺的去世同时让他感到这个家的寒冷,家里丫头鸣凤的投湖自尽,让他失去了那个曾放在心上的人,他的爱情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他开始更加努力的学习新思想,想改变这一切,直到嫂嫂的死亡,让他内心深处的反抗意识完全迸发,他决定逃离这个没有一丝温情的家。最终他逃走了,逃去了上海,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远去了。

其中另我印象深刻的是鸣凤,当我得知鸣凤与三少爷觉慧之间的心意时,我就明白这注定是一场悲剧,鸣凤只是一个干活丫头,在当时的封建环境中,她注定摆脱不了自己悲惨的命运。当得知自己被一个老头选去作姨太太时,她崩溃了,苦苦哀求,换来了一句到那里不愁吃穿,但她心里仍报有一丝希望,三少爷,但他并不知道她的处境,还让她等两天,她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是不会改变的。在那个寂静的夜里,一名妙龄少女带着不为人知的爱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永远沉睡在了冰冷的湖底。这实在让人惋惜,在那个时代,丫头就好像是一件商品被人送来送去,却忘了她们也是活生生的人。

读到最后,我得知觉慧就是巴金的原形,巴金用小说的形式描写出了他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巴金描写了一个封建旧式家庭的崩溃与青年的反叛,这是历史洪流的趋向,封建社会必然会被瓦解,而新思潮会随着明天的太阳升起来并照亮这个黑暗的社会。

《家》体现的是巴金先生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他揭露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家族的险恶与腐败,专横专制是这个家族的产物,高太爷的专制最终导致了青年人的反叛,只有坚持抗争才能赢来自己的人生自由。

我们青年人更应该做到勇于抗争,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