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区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14:15:41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由于许多金融工具具有货币的职能,因此,对于货币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如果货币仅指流通中的现金,则称之为M0;狭义的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而广义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货币供应量的现实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

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M1、M2、M3、M4……等等。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 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外币存款 信托类存款;

M3:M2 金融债券 商业票据 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 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什么是名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区别(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