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果成熟前、后
海棠果又名:胡桐,冬红果等。果实卵形,直径2-2.5厘米,红色,先端渐尖,稍具隆起,萼洼微突,萼片宿存肥厚,果梗细长。花期4-5月,果期9-11月。果实样子酷似小苹果,口感酸甜可口。
那么
问题来了
结在路边的海棠果
到底能不能吃?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路边海棠果不建议大家食用
一是因为这些观赏型海棠并不以食用为目的来养护,一般果实小,味道还酸涩到“怀疑人生”,胃溃疡及胃酸过多患者更要忌食。
二是路边的海棠树上可能喷洒了农药,如果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吃下去,可能影响健康。
其实
小观查阅资料发现
海棠有很多品种
但不是任何一种
海棠结的果子都可以食用
可以食用的海棠果
又叫八棱海棠、红海棠果等
在网购平台上
有可食用海棠果售卖
售价基本在6-8元/斤
如果想尝试的朋友
一定要买可食用的海棠果
路边或公园里的,别吃!
另外
公园里的这些东西
也千万不要尝试
新鲜木耳可能有毒
阴雨过后,一些公园的树干上冒出了一朵朵小巧可爱的木耳,个别游客认为和常见的食用木耳没啥差别,“好像也能吃”。
上海林业部门的专家表示,木耳是寄生在树木上的真菌类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所寄生的树木。如果树木有毒,那么木耳的生长过程多多少少会吸收树上的毒素。
比如香樟木,含有烷烃类、酚类、烯类和樟醚等成分,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所以香樟木上的木耳不能食用。
就算是没有毒素的树木长出的木耳,刚采摘时,也不能食用,因为其含有一种名为“卟啉”的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甚至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等症状。当木耳经过充分晾晒后,卟啉在阳光下分解,再经过泡发和清洗,才能放心食用。
野菜“身世”看不出来
除了木耳,一些野外、公园内的野菜,也成了少数游客的目标。甚至有人带了“专业工具”和塑料袋,把原本郁郁葱葱的一片野地铲成了“秃顶”。
而市民游客在野外、公园内采摘的野菜,其生长环境和过程均不可控,“身世”不像人工种植的蔬菜那样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比如,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又比如,长在路边的野菜,可能长期被汽车尾气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
许多公园为控制观赏性植物的虫害或清除其周边野草,会定期喷洒除草剂、*虫剂等,普通市民游客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专家还指出,采摘、食用野菜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和野菜长相酷似,如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希望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游客还是不要“瞎掺和”。否则,很容易导致腹泻或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