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长到六七岁时,便在寺庙里的厨房内打杂。
国清寺外面,有一个年纪和拾得相仿的小乞丐,他也是自幼便被人遗弃,这小孩无父无母,从很小就常到寺庙前“骂山门"
和尚们吓唬他,他却哈哈大笑,并不害怕。后来,大家才发现这个小乞丐就住在寒岩的石洞内,便叫他“寒山丷。
寒山性情乖僻,但是才情过人,尤其是特别善于吟诗。
拾得见寒山与自己出身相似,又敬仰他的才华,于是就常常把庙里的一些残羮剩饭送给寒山吃。寒山虽然对别人都十分不客气,但是却对忠诚善良的拾得心怀感激。
二人性情相投,不久便情同手足。
寒山有时会去寺庙里,找拾得去庙外游玩,拾得也常常带着食盒把庙里的斋饭送到寒山住的石洞里,两人一起吃饭学习。
丰干禅师见寒山和拾得两个孩子如此要好,便把寒山留在庙里和拾得一起在厨房打杂。
从此以后,两人朝夕相处,寒山在诗文上功底深厚,又非常佩服拾得的佛学造诣,于是他俩天天一起吟诗答对,亲密无间。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
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几年,寒山和拾得都长大了。长成一对风度翩翩的少年郎。
但是他俩依旧不修边幅,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生活。
山下的天台村子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
这一天,这个美丽的姑娘去国清寺上香,就认识了寺庙里的寒山和拾得。他们年纪相近,性情相投,便经常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寒山和拾得都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寒山首先察觉到了拾得的心思,他决定割断情丝,让兄弟可以和心上人长相厮守。
主意已定,寒山便悄悄地离开了国清寺,一个人去苏州枫桥边结庐修行。
拾得先为寒山的不辞而别而困惑不已,等知道真相后,心里悔痛交加,焦急之下一腔情思烟消云散。
为了找到寒山,拾得也离开了国清寺。他一边用食盒募化斋饭,一边打听寒山的音讯。因为他们俩人的模样和性格非常相像,所以很快就得知寒山去了苏州。
拾得赶紧来到了苏州。
这时候,寒山也得知拾得来寻找自己的消息,连忙折了一枝盛开的荷花,迎接于五里之外。
两个好兄弟终于相见了。
寒山用苻花给拾得掸去一路风尘,拾得捧上食盒,两人共享刚化缘来的饭菜,二人说说笑笑,很快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境界之中。
经过这一次小小的情劫,这两个天资聪颖,生有慧根的少年,彻底解脱了尘缘。
二人从此受戒为僧,结伴募化,后来又修建了自己的寺庙,这就是名满天下的“姑苏城外寒山寺"。
而寒山寺据说也是他们二人最终修成正果之处。
后来,寒山和拾得两位笑口常开,乐为大家排解祸难的高僧,被民间奉为欢喜之神,并将他们俩少年时代的形象画成瑞图,专门悬挂在举行婚礼的喜堂上,以示祝福。
寒山手执荷花,谐个“和"字。
拾得拿个食盒,谐个“合”字。
暗寓夫妻和谐合好,人们也将他们称为“和合二仙)
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
世人能和合,快活乐如何。
感恩亲们的阅读,支持和关注。
愿天下人人健康平安,家家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