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睡个好觉,连心情都变好了。现实却是,我国有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网络上推荐的“快速入睡法”,比如海军入睡法、达芬奇睡眠法等,它们究竟有多大效果?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是否健康?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解答,并支招如何拥有优质睡眠。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于欢 主治医师 张慧
网传的“高效助眠法”有用吗?网络上推荐的睡眠方法有很多,这里列举常见的几种。
海军睡眠法
美国海军睡眠法,又称“2分钟入睡法”,据说可以帮士兵在极高压环境下快速入睡。
这种方法通常对睡前紧张、过度担心是否能睡着的人比较有效。“海军睡眠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松弛面部肌肉,包括舌头、下巴和眼睛周围的肌肉。
然后让肩膀尽量下沉,同时将手臂肌肉放松。慢慢专注于呼吸,呼气时想象自己的肺部排空了一切气体。
接着,想象自己的头部和脑袋变得越来越轻,或想象自己在蓝天下躺在平静湖面的小船上,最大程度放松精神。
如果思绪开始游荡,尝试重复默念“不要想”10秒,直到注意力重新集中。
多阶段睡眠法
入睡后,人们会依次经历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期睡眠,正常人一个晚上经历4~6次循环以完成睡眠的生理作用。
「多阶段睡眠法」是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即在24小时内进行多于两次的睡眠。
相传达芬奇就是采用多阶段睡眠,他每隔4小时就睡15分钟,因此这个方法也称“达芬奇睡眠法”。执行“达芬奇睡眠法”时有两个陷阱需要避开:
- 一是“想躺就躺”,不管缺不缺觉就尝试睡;
- 二是“大补特补”,白天长时间睡觉造成日夜颠倒。
这个方法一般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科学的睡眠计划,比较适合高节奏工作、夜间没有足够睡觉时间的人。
白噪音睡眠法
“白噪音”的信号在各个频段上的功率一致,其他不具有这一性质的噪声信号称为“有色噪声”。
白噪音可以掩盖其他干扰性声音,减轻环境噪音对睡眠的影响,同时有助放松大脑,促进入睡,尤其适合居室环境隔音不佳的人群。
白噪音可通过多种方式产生,如专门设计的白噪音机、音乐播放器等;此外,海浪声、下雨声等“自然噪音”,也可辅助睡眠。
不过,部分人可能会对白噪音产生依赖。戴着耳机听白噪音入睡是不可取的,有可能损伤听力。
睡得好不好看5个“度”睡眠情况因人而异,但判断自己的睡眠是否充足、质量是否过关,可以参考一般性的指标。
睡眠长度
一般成年人每天需6~8小时睡眠。在规律作息的情况下,早上自然醒来,精力充沛,每晚平均经历的睡眠时间,就是个人的睡眠时长需求。
当然,有部分成年人睡眠需求短于6小时(短睡眠者),或超过8小时(长睡眠者),只要日间精神良好,都属于正常情况。
入睡速度
正常应做到上床不久即入睡,并在入睡后20~30分钟内进入深度睡眠。如果经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睡,建议适当推迟就寝时间。
入睡难可能与焦虑、压力、对睡眠的过度关注、卧床看手机、看电视等不良习惯有关。
睡眠深度
深度睡眠又称为慢波睡眠,通常占整晚睡眠时长的15%~25%(以每晚睡眠时长7小时计算,深度睡眠60~100分钟)。
深睡眠在整晚的分布以前半夜为主,如果前半夜不睡或夜间频繁醒来,很可能降低深睡眠比例。
日间活动度
清晨睡醒应感到清爽、精力充沛,白天工作注意力集中,不会短时间工作后就产生疲惫困倦。
如果明明夜间睡眠时间充足,清晨醒来不解乏,上午很快出现困倦,工作时注意力集中困难、容易疲惫,可提示睡眠出了问题。
梦境频繁度
梦感强者会说“一个晚上都在做梦”,梦感弱者觉得自己“从来不做梦”,这些都属于正常情况。
但如果梦境过于激烈导致反复醒来或翻身、醒时心悸盗汗、因梦境产生疲惫感,或随着梦境出现异常动作,则提示有疾病隐患。
5个改变让你拥有好睡眠科学的睡眠规律、舒适的睡眠环境、健康的睡眠习惯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可行的方法。
1与自己“同频”
尽量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要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不过分贪睡,同时要避免长时间躺卧。
2营造舒适的环境
保持卧室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并保持相对安静。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夜间有打鼾、憋气等情况的人,侧卧位睡觉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夜间缺氧。
3夜间不给身体加负担
- 避免在睡前大量进食,尤其是辛辣、高脂和高糖食物;
- 尽量避免茶、咖啡和可乐等含有刺激性物质的饮品;
- 避免夜间饮酒,饮酒可能导致睡眠深度下降;
- 睡前2小时内,尽量不过度思考复杂问题,不使用电子设备,尤其是蓝光屏幕,以免干扰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
- 如有必要可以佩戴防蓝光眼镜。
4白天运动、晒太阳
建议上午运动并接受光照,能充分生成机体内源性动力,维持夜间睡眠。不建议夜晚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过于兴奋难以入睡。
另外,睡前不要喝太多水,防止老起夜。有午睡习惯的失眠者,尽量将午睡控制在20分钟左右。
5学一些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或用泡沫轴放松紧张的肌肉,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最后,如果长期存在睡眠困扰,且无法通过以上方法改善,最好尽早前往专业的睡眠门诊和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