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玻璃珠,战国时期,荆州博物馆藏
今年是联合国国际玻璃年,国内博物馆界掀起玻璃艺术热,先有“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展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后有“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展登陆西安博物院。
尽管中国玻璃的起源最初受到西方玻璃制品和制作技术的影响,但人们或许不知道,中国自制的玻璃竟也有长达2500余年的历史,得名“璆琳”“琉璃”“药玉”等,并在时光的长河中淬炼出中国玻璃艺术特有的神彩,尽显中华文明博大的包容性和伟大的创造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编者
缠丝纹玻璃瓶,洛阳东郊出土,东汉,洛阳博物馆藏
玻璃,指的是人们使用石英砂(SiO2)、助熔剂、稳定剂和着色剂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非晶态硅酸盐化合物,被誉为“火与沙的艺术”。考古证据表明,玻璃发源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与西方玻璃相比,中国制造玻璃的历史相对短一些,但也有2500多年。
玻璃曾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材料之一,价值堪比黄金。由于合成玻璃的配方组合变幻无穷,成型工艺种类繁多,装饰风格丰富多彩,因此历史上的玻璃制品千姿百态、美轮美奂,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玻璃艺术承载着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悠久故事。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呈现的玻璃文物都向我们述说着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意义和中华文明博大的包容性和伟大的创造性。
中国古代对于玻璃材料的审美认知,与崇尚玉石的文化紧密相连
玻璃在中国经常被称为“舶来品”,可见人们视这种材料为外来之物,赋予其中西方交流的特征和内涵。中国玻璃的起源最初受到了西方玻璃制品和制作技术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春秋末战国初期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西方玻璃珠。
中国自制的玻璃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保存完好的越王勾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96年至前464年)剑上的半透明内含小气泡的蓝色玻璃是目前较为公认的最早的中国古代玻璃,剑格两面除了镶嵌有玻璃之外,还有绿松石,一起构成了精美的图案,经检测该玻璃含有一定量的钾和钙,属于碱玻璃。这一时期的考古证据也都表明,中国早期的玻璃有着可能超过绿松石等天然宝石的重要地位,是稀世珍宝。
中国古代对于玻璃有多种称谓,这些称谓或多或少揭示了玻璃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以及人们对于这种材料的认知。关于玻璃材料的最早文献可能记载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其中将玻璃材料称为“璆琳”。璆琳本意为美玉,当时可能并没有单独的词汇用以描绘玻璃材料,而借该词称呼类似玉材的玻璃。
玻璃壁,战国中期至汉代早期,约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150年,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藏
西汉以后“琉璃”一词出现,成为中国古代对于人造二氧化硅器物最广泛流行的一种名称。该词被独立提出和使用的证据最早可能出现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此时,玻璃材质可能与玉石、珊瑚等材料已有所区分,有了独立的材料审美和文化价值。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罗马帝国(大秦)生产的玻璃器物开始大量传入中土,《后汉书·西域传》有记“(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这里的琉璃,确切指的就是玻璃器,而随西方吹制玻璃器传入中国的还有西方人发明的吹制玻璃技术。“琉璃”一词在隋唐时期仍然频繁使用,《隋书·何稠传》曰:“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寻加员外散骑侍郎。”从唐朝保留下来的50多首与琉璃有关的诗歌来看,唐朝人将琉璃看成是晶莹、纯净、美好的象征而加以崇尚,对琉璃十分珍视。比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咏琉璃》中赞:“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他将琉璃同冰、玉相照,散发出诱人的风采。又如,《邺侯家传》中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三年,上召李泌入见,因容路嗣恭初平岭南,献琉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琉璃”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有些地区现在仍在使用,比如山东博山(古称颜神镇),从其发展玻璃工业开始就一直称他们制作的玻璃制品为“琉璃”。
需要注意的是,清代用“琉璃”一词指代建筑上的琉璃瓦及瓦顶的饰件。为了与之区别,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宫廷建立造办处玻璃厂的时候使用了“玻璃”一词,最终确立了该词的内涵。而“玻璃”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称国产的玻璃灯为“琉璃”,而在同书卷二“赏花”中记载有:“……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阿拉伯)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因此我们当代人所称的“玻璃”一词其实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玻璃这种物质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些别称。比如,西晋时期发现的《穆天子传》中称玻璃为“药玉”,晋代郭璞的注释为“今外国人所铸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东晋葛洪《抱朴子》中称玻璃为“水精”:“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瓘玉”一词出现在《元史·百官志》,记载元代设瓘玉局,为宫廷监制玻璃器的机构,故而瓘玉局制造的玻璃称为“瓘玉”。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可见明代将玻璃称为“罐子玉”。明清时期还流行将玻璃器称为“料器”,推测是因为北京等地区需从外地购买玻璃料,再加工成器,故而将玻璃称为“料”。
从以上的这些名称可见,中国古代对于玻璃材料的审美认知与崇尚玉石的文化紧密相连,制作玻璃的目的大多为了模仿玉石和其他天然宝石或半宝石,因此古代玻璃多呈现温润如玉的不透明或半透明蓝绿色和白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