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杨剑桥(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中心副主任/中药药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等。)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①推荐膳食:清香竹叶爆鸡丁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鸡脯肉100克,鸡蛋清2枚,苋菜50克。
食药物质:淡竹叶5克,赤小豆10克,白扁豆10克,薄荷3克。
2. 制作方法
1)鸡脯肉切丁,用盐、白胡椒粉、料酒腌入味后,加入鸡蛋清和干淀粉制成的浆,搅拌均匀。
2)赤小豆用开水浸泡至开皮,白扁豆用开水浸泡至软,再加入米酒、香油拌匀,上锅蒸 40 分钟。
3)淡竹叶洗净放入清水煮半小时,取汁加入盐、料酒、水淀粉搅拌均匀备用。
4)薄荷用淡盐水泡 10 分钟后切丝。
5)苋菜洗净,切段备用。
6)锅内加食用油,烧热后下入鸡丁,炒至鸡肉变成白色,下入蒸好的赤小豆、白扁豆及苋菜,炒好后加入调好的淡竹叶汁,撒入薄荷丝即可。口味咸鲜。
3. 功效:祛除内热,健脾利湿,清心解郁,除烦止渴。
4. 适用人群:暑湿困脾,气郁化热者。
5. 膳食点评:小满天气明显升高,所以饮食多以清淡素食为主,但素食含有的营养成分较为单一,所以适当搭配一些荤食,达到平衡,但不宜过多,以保持均衡为好。饮食应以祛除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为主。清香竹叶爆鸡丁可以清热除烦,健脾利湿,苋菜清热止血、消除郁结,赤小豆是利水祛湿的佳品,同时淡竹叶甘、淡、寒,能泻心火、除烦止渴,白扁豆健脾化湿利尿,薄荷芳香行气,清利头目,夏季尤为适用。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②推荐膳食:乌梅三豆饮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制乌梅(药用)5~10颗,黑豆、黄豆、绿豆各20g,白糖/冰糖适量。
2. 制作方法
黑豆、黄豆、绿豆提前浸泡,将乌梅与豆子一起倒入锅中,加约2000毫升的水,大火烧开,改成小火继续熬煮2小时以上,以白糖调味食用,可长期食用。乌梅三豆饮制法关键在于“久煮”、“浓煮”。
膳食点评:
三豆饮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医鼻祖扁鹊的知名药方,黄豆和黑豆养肝木,补中气,降肝胆经相火;绿豆清肝热;乌梅和白糖酸甘化阴,滋补津液。乌梅三豆饮有清热、补中、生津、降虚热的功效,对身体虚火过旺,皮肤瘙痒、出疹、口唇嘴角溃烂、脱皮、唇舌疼痛、口周湿疹等虚火湿热上炎、及尿频,腰膝酸软等中气与肾气不足的现象有食养作用,可长期食用。需要注意的是,豆子是产气食物,不宜多吃豆子;三豆饮宜趁热食用,既养脾胃又有助于毛孔打开,消暑;又,夏季炎热,细菌滋生,饮品不宜隔夜食用。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③推荐代茶饮:薄荷蜜茶
1. 材料准备
食药物质:薄荷3g,菊花、淡竹叶各5g,绿茶、蜂蜜适量。
2. 制作方法
将上述材料加入沸水焖泡约20分钟,在泡好的茶水中倒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每日一剂。
3. 功效:清热解毒。
4. 适用人群:适用于此时出现烦躁、胸闷,口渴,小便短黄等症状的人。
推荐心语:
『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解》有
四月中
小满者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不满
还未大满
逢此节气
夜莺轻啼
雨打芭蕉
梅黄杏肥
恰是一幅
生机勃勃、夏满人间的美好景象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
小满 · 三候
一候 苦菜秀|苦菜就是蒲公英。黄花散落,白絮飞舞,随遇而安却最具韧性,这是小满时节绝妙的风景。
二候 靡草死|靡草本为感阴而生的植物。小满为四月至中气,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则立;感阴而生者,则柔则扉。”,靡草至阴所生,故不胜阳而死。
三候 麦秋至|虽然小满时值夏季,但是对于麦子来说,却仿佛到了成熟的“秋”,安静地等候着收获的呼唤,故有“麦秋”之说。
小满·食养
清爽少油|小满时节万物繁荣,人体的活动也处于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也比春天多,饮食上可适当做一些补充,以清淡、清爽、少肥甘厚腻为宜。高糖、高盐、高油饮食罹患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风险增高。
苦菜当令|小满养生,向来推崇“苦菜当令”,包括苦菜、苦瓜、蒲公英等,苦菜久服,能够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菜来治疗热症。
健脾养胃|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失眠、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口腔溃疡都时有发生。
忌生冷|《内经》中有: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热的病,秋天就会有痎疟。瓜果类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后再吃,适量吃挺好的还能利尿,但是雪糕、冰水这种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议一整个夏天都不要吃,特别是中老年人。
忌燥热|燥热的食物,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热性的:比如羊肉、榴莲、胡椒等,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热性的:煎、炸、烤。夏季本身气温高,还食用这些热性食物,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对一些慢性病人,还会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吃太多还会引起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20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