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逐句翻译,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及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8 01:31:55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记承天寺夜游逐句翻译,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及翻译(1)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逐句翻译,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及翻译(2)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逐句翻译,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及翻译(3)

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记录了作者与友人在月下漫步的生活片断,创造了一个皎洁空灵的月光世界,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活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文章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其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描写了月光皎洁、清澈,以及作者见此美景后的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写出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求朋友的心理,同时也表现了他与张怀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则表现了两人的默契和夜游的兴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则是对月光下庭院的生动描绘,以水喻月,以藻荇交横喻竹柏影,创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

最后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贬谪生涯中的豁达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篇古文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语言简练却富有意境,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