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书的第9篇文章。
前面写的那篇文章 ,已经把游泳的理论基础讲了一遍,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
静漂,很好玩
/01/
主要是涉及到人体密度这个概念,人体的密度基本上和水的密度很接近,但是由于人的腹部可以存空气,所以人体这个空心密度要比水小。
所以说,一般人吸一口气憋住是完全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这是一个常识。例如那些海边下潜捞海参的渔民,他们都是需要带着铅块才能下潜比较深。再比如,古代要把一些坏人沉江淹死,都要绑一些石头才行。
从这个常识出发,其实正常人憋一口气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根本不会有沉下去的问题。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担心自己沉下去呢?
那是因为即使你是一根木头,在扔进水里的那一刻,也需要先往下沉,下沉到一定深度后静止,再开始上浮,之后循环往复几次后才能漂浮在水面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在水中憋气,把气都呼出去了,就很容易下沉。
也就是说,只要吸一口气憋住,你掉进水里之后,会先下沉后上浮,最终稳定在水面上。
人的密度有点像冰,仅仅有一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02/
前面讲了那么多,其实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憋着一口气的前提下。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憋着一口气根本就走不远,在水里也一样。我们考救生员的时候,其中一项考试就是潜游20米,在整个游泳过程中身体都不能露出水面。这个时候是考验我们憋气实力的时候,即使如此也就只能游20米。
我们都知道人在水里是无法像鱼一样水中呼吸,虽然我们是由鱼进化而来,但是我们原来的鳃已经变成了现在的肺,再想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除非我们能够有外挂,例如空气瓶或者氧气瓶等。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非常能够憋气,那么我们也不能游非常远的距离,最多只能游几十米或者上百米,是一个不持续的过程。
有人无装备潜水能够下潜一百多米
/03/
对于学游泳来说,只会憋着气做动作,那根本不会游泳。而像一只学舌的鹦鹉,看似会说话,其实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
记得小时候在河里玩的时候,特别羡慕那些会游泳的大人们。每次问他们如何游泳,他们只是给我做示范,而轮到我自己做的时候,他们也提不出来哪里不对,只是从结果来看,我游不起来。
有次我在浅水区,自己手撑着河底在装模作样游泳,还给他们说:你看,我学会游泳了。
他们看我的动作就知道,我是在装的,根本不会游泳。
这是想告诉你,游泳的动作只是一个动作,如果不知道这个动作背后的原理,那么你就不算是真的会游泳。
鹦鹉学舌
/04/
那么学游泳最重要的是学会什么?
是换气!
是换气!
是换气!
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平时走路的时候,是不是因为能够呼吸,所以走多远仅仅依靠自己的体力有多少。如果憋着气,你能走多远?
如果你细心观察过自己跑步的话,那么你就能够发现跑步跑到最后不是体力跟不上了,而是呼吸跟不是自己的步伐,进而跑不动了。
也就是说,真正制约你能够走多远、跑多远、游多远的是呼吸,是换气。
憋气终是徒劳
/05/
这时候再看上次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女生,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十几分钟,能够等到公园打捞的人到,核心的原因是什么?
是她这十几分钟都能够自由的呼吸,能够自由的换气。
如果你学游泳的时候,能够理解到这一点,那么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自己蛙泳的时候能够连续游2000米,但是自由泳的时候只能游50米?
那就是因为你游自由泳的时候换气不够充分,导致游到后期感觉特别累,其实就是呼吸跟不是自己的身体消耗。
这也是为什么在游泳池里,看到很多人游泳的时候脑袋一直都在水面上,游起来还一点都不累。
那是因为他们能够自由的换气,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游的不够快,消耗的能量少。
自由泳
/06/
总结来说,对于学游泳来说,有以下几点非常重要的知识:
1、由于我们自身的密度和水接近,所以我们吸一口气憋住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但是刚入水的时候,我们是会由于惯性而下沉,下沉到最低点后再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2、但是如果我们只会憋气的话,那么我们是游不远的,最多只能游几十米或者上百米。除非我们使用外挂,例如氧气瓶和空气瓶。
3、对于学游泳来说,只会动作而不会换气,那不叫会游泳。就像一只学舌的鹦鹉,不知道背后的道理。
4、那学游泳最终的是学会什么?是换气!是换气!是换气!
5、掉入水中能够存活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是能够自由地换气。静漂只是表象,换气才是内核。
下一篇文章讲如何学会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