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评论区,全国范围内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的网友也是大有人在,安徽、江苏、山东、湖北、吉林和辽宁等地网友都有。
而且,早在这次安徽中考之前,已经有网友在网上提出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首诗叫《登黄鹤楼》?
简单分析一下,这些网友绝不可能是串通好了故意去争执这件事,毕竟没有什么动机和理由,那么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是教材问题,还是又一个曼德拉效应?
如果是教材问题,当然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举一个例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间“低绮户”里“绮”读音就存在争议,港台一些歌手如邓丽君唱这首歌时按“YI”音唱,王菲也是这么唱的,但现在很多歌手都唱“QI”音。
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语文教材中也存在过两个读音,有的教材是“低YI户”,有的教材是“低QI户”,这就给当年的学生带来了不同的认知,网络上关于谁记忆有问题或谁小时候的教材有问题的争论一直存在。
广电部、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当时叫国家教委)在1985年12月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低绮户”两个读音统一为“QI”音。在这个文件发布后再出版的教材就没有两个读音的争议了。
但是,《登鹳雀楼》和《登黄鹤楼》的区别和“低绮户”两种读音的区别不同,在1985年12月以前,“低绮户”读成“低YI户”是没错的,但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错的。
因此,不排除个别地区的教材因为编辑人员和审核人员的马虎大意或水平问题存在错误,把《登鹳雀楼》编成了《登黄鹤楼》,类似错误当年确实有不少,但教材错误这个说法目前缺乏进一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