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来源
《水许传》里所说的梁山,其实其地名早就有,《尚书·禹贡》、《周礼》和《尔雅》等都曾对梁山有所记载,而且那时梁山南面就有水域,古时称“大野泽”,秦汉时又称“巨野泽”,唐朝再次改名的大野泽,这或许与巨野县的名称来源有关。
据《元和志》记载梁山的水域“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如果按面积算也有八百里之多。因此后来“大野泽”又被叫作“梁山泊”。可见梁山泊的水域由来已久。
元朝《齐乘》曾这样记载“汝水西南流,与济水合于梁山之东北,回合而成泊。”认为汝水与济水汇合而成梁山泊,其实这两种水形成还要归功于黄河。清朝有位叫顾祖西的地理专家,他在《读史方图纪置》记述了梁山泊的来源,994年,黄河在河南滑县决口,导致山东、河南一带受灾,一些小的湖泊扩大,据此形成数百里之大的梁山泊。
据史料记载,1019年,宋真宗在位时,黄河再次在滑县决口,此次洪水更猛,再次扩大了梁山泊的面积。1077年,宋神宗在位,黄河在滨阳一带决口,黄河向南改道,于是梁山泊便成黄河主流,此时梁山泊由于黄河水的不断注入,水域之大,水势之扩,于是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水泊。
但现在去过梁山的朋友会发现,宋朝的“八百里水泊”早就不见了,那么当年那些浩大的水泊去哪?为何消失的如之快。
梁山水泊并非全面部消失,据说现在东平湖就是梁山仅存的水域。据史料记载,黄河北移是其主要原因。
梁山水泊消失,还与黄河有关。因为黄河不断带来的泥沙沉积,黄河又再次改道北移,因此注入梁山的水量就减少。《金史》记载,金世宗时,黄河改道,“梁山泊水退,地甚广,已尝遗使安置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