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追溯中国与苏里南的交情,就不得不提到华人在苏里南的奋斗史。
如上所述,第一批华工是在1853年到达苏里南的。
而这十八个人中,在经过三个月的航行,途中有四个人不幸在海上去世,最终只有十四个人到达了苏里南。
到苏里南之后,着十四个人被安排进了甘蔗园工作,并且签了数年的合同。
好不容易熬到合同期满,却有三个人死在了苏里南,无法返回印尼,最终剩下的十一人里,有八位回到了印尼,而其他三个则没有返乡。
他们是自愿留下来的,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当时,因为贩卖黑奴已经成为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那些奴隶主都把主意打到了华工的身上。
如果还要运华工过来,那么语言将会成为很大一个问题。
所以当时的苏里南政府便聘请这三位华工当下一批劳工的翻译。
从1858年开始,陆陆续续又有上千名劳工直接从中国应聘而来。
其中, 最开始的五百人是走正规程序,由政府公开招聘来到的苏里南,而其他的批次则是由私人公司招聘进入苏里南当劳工。
这些私人公司招聘的华人劳工大部分都是从广东的东莞、宝安以及惠阳县过来的,他们说的都是客家话;还有一部分来自福建地区,这也是一个说客家话的地区。
就这样,属于汉语之一的客家话被这些漂洋过海谋求生计的华人劳工带到了大洋彼岸的苏里南地区,让汉语在苏里南扎下了根。
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华工来到苏里南,有的合约期满之后便回国了,也有的仍然留在苏里南,但是却不是受雇于人,而是自己干起了小生意。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苏里南掀起了华人移民热,而到20世纪的90年代,可以说是到达了高潮,直到今天,也有不少华人移民到苏里南地区。
随着华人在苏里南开始有着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苏里南的政治舞台也开始对华人开放。
1980年,陈亚先成为了苏里南的第二任总统。
陈亚先1934年生于马罗韦纳区首府阿尔比市,是华裔,祖籍广东惠阳。
少年时,陈亚先就读于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医科学校,1979年时,曾经到中国南京大学继续学医深造。
1980年时,苏里南军队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阿龙政府,3月15日,军人委员会便任命陈亚先为总理兼总务和外交部长。
同年,在费里埃总统辞职之后,陈亚先又被任命为总统兼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