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圣是谁的称号,乐圣和琴仙的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8 22:38:07

翻译家傅雷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都受到德国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影响,他们也因此走上了各自的路。

罗曼·罗兰为贝多芬撰写传记,将其一生概括为「用痛苦换来欢乐」,他向世人揭示贝多芬才华背后所承受的苦难,分析贝多芬作品与人生的密切联系。罗曼·罗兰告诉我们,贝多芬何其伟大:「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01.

最「男性」的音乐家

傅雷说:「贝多芬是音乐家中最男性的」,这话大体上不错。在贝多芬的音乐中,「男性」无处不在。

《命运交响乐》中的不屈、《英雄交响乐》中的革命都是他「男性」的标志,就算在他最温柔的各慢板乐章中,你也能轻易感受到这是一种有别于儿女情长的爱,是「男性」的爱,是痛苦、愤怒过后短暂的平静。

然而,贝多芬不是一出生就如此不屈,如此革命的。他也曾是胆小如鼠、被父亲淫威所压制的小男孩,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莫扎特,一度让他痛恨音乐。

他也曾是唯唯诺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他还是「交响乐之父」海顿( Haydn )的学生的时候,他也曾欺骗老师,应付作业。可到底是什么让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青年成为伟大音乐家、「乐圣」、「上帝之子」(维特根斯坦对贝多芬的评价)的呢?

在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写作、傅雷译注的《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将贝多芬的人生与作品合二为一,他提炼出贝多芬一生的主题,那就是「用痛苦换来欢乐」的一生。

乐圣是谁的称号,乐圣和琴仙的关系(1)

▲《贝多芬传》
作者:罗曼·罗兰
译者:傅雷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02.

痛苦的「乐圣」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被称为「乐圣」,他不仅是德国最著名、最伟大的音乐家,很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音乐家。

在音乐上,他的作品数量庞大,涉猎广泛。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是和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相齐名的「钢琴圣经」;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他的《庄严弥撒》是「三大弥撒」之一;他晚期的四重奏被称为最难演奏的、最深刻的四重奏作品。

除此之外,贝多芬还有小提琴奏鸣曲、浪漫曲、序曲、歌剧、钢琴协奏曲等等数百部经典音乐作品。然而他最重要的成就,还在于交响乐。在他开始写作交响乐的时候,交响乐这一音乐体裁只是一种和声与对位的练习,个人的情感、意志的表达几乎未在交响乐中出现。

如果说有一些个人的表达,那也是在海顿、莫扎特的晚期交响乐中才能零星看到。

而在贝多芬写出九首伟大的交响乐之后,欧洲音乐家们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去直面交响乐,因为似乎贝多芬不仅发展了交响乐,还在自己那里完成了交响乐。

这样说是不过分的,就是贝多芬为整个后来的浪漫主义潮流提供了动力,那就是鲜明地表达自我,也即是走入到真正纯粹的音乐当中,音乐家成了自己的皇帝。

在音乐史上,贝多芬甚至无法被归入到某种主义中去,与古典主义的严谨、富丽堂皇相比,他是自我的、内向性的;而与浪漫主义诸家的自我沉溺、感情丰富相比,他又是庄严的、神性的、审慎的。

他的如此伟大,与作曲的这种高产和高质量,使得人们很难想象这些成就是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完成的。他的人生笼罩着悲惨:早年父母双亡,背负着家庭重担,中年耳疾缠身,爱情失败,音乐作品直到去世前的几年才得到真正的认可。

这些几乎是尽人皆知的,至于它们与贝多芬创作之间的对位关系,却是通常被忽略的。

在罗曼·罗兰的描绘中,贝多芬始终在与命运的斗争的中心。他不仅生就一幅「战神」的模样,「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而且终生以苦难为不竭的创作动力。

整个《贝多芬传》并不是一部事无巨细的名人传记,而是夹叙夹议,通过贝多芬人生中的几个闪光点,配合对他音乐、人生的描述、评价写就的。他童年的艰苦、爱情的炙热、与侄子近乎父子的感情和他对耳聋的困扰,都被罗曼·罗兰精心刻画了出来。

乐圣是谁的称号,乐圣和琴仙的关系(2)

▲ 贝多芬像 版画

对于贝多芬爱情的苦难,罗曼·罗兰说他是「生来受爱情的欺骗,做爱情的牺牲品的」。他所喜欢的女人,有天性放荡者,也有温柔贤淑者,但她们都不能无视贝多芬的地位卑贱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贫穷,最终都选择了更加「门当户对」的伯爵。

对于贝多芬而言,这种激情的幻灭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得到了「骄傲的转换」,形成了以《「月光」奏鸣曲》为首的一批伟大作品。

对于《「月光」奏鸣曲》所表现的情感,可谓众说纷纭,认为它是「葬礼般」的悲怆者有之,认为其浪漫忧郁者亦有之。但无论如何,它都使得听者窥见了贝多芬这一时期,由爱情失败所形成的坚强和审慎。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 Ii - AllegrettoAlfred Brendel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乐圣是谁的称号,乐圣和琴仙的关系(3)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二乐章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演奏

关于众所周知的耳聋,罗曼·罗兰用贝多芬指挥《菲岱里奥》失败的事例挖掘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说他「心坎里受了伤,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印象」。

耳聋是贝多芬的头号苦难,这是对音乐家的诅咒。音乐家维瓦尔第(Vivaldi)、斯美塔纳( Smetana )也曾遭遇耳聋,但他们的耳聋更像是衰老造成的,贝多芬的耳聋从他壮年直至老年,始终折磨着他,让他感受到命运深深的不公。

他因此离群索居,减少与人接触。弹钢琴时要把整个身体都靠在琴上才能听得到。他像其他听力障碍的人一样,总用夸张的巨大音量对别人说「我听不到,请写下来」,然后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本子。这些障碍都体现在他众多作品中,不论是与命运作斗争的《第五交响乐》,还是用力量来「妥协」的《第七交响乐》。

在他的作品中,木管乐器的长音都像是耳鸣的一种写照,成了贝多芬音乐的一种底色。

乐圣是谁的称号,乐圣和琴仙的关系(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