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的可逆性,这一点比较抽象。以吃手来说明。对一个7岁多的孩子说:“你吃手,会把病菌带进嘴里,会导致生病”,7岁以后的孩子也可以倒过来理解,生病是因为病菌进了嘴里,病菌进了嘴里是因为吃手。而小的孩子就理解不了这一点,他们只能正着推,不能倒着推。而我们成人的说教大多是因为、所以这些逻辑,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对于小孩子而言,说教的效果是非常不好的。
绘本《我不再吃手了》就是一本没有说教的书。
顾名思义,这本书就是为了让小朋友们戒掉吃手的毛病。看到书名,首先联想到的告诫小朋友吃手的种种坏处,看完书却大出读者意料,全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
作者用了讲故事的方法让小朋友产生兴趣。
为了帮助小女孩不再吃手,妈妈在她的大拇指上缠上了绷带,姐姐在她的大拇指上涂上了芥末。小女孩当着家人的面承诺:“我会改掉吃手的毛病的。”但是,当小女孩很困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到嘴里。
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很贴合想戒掉吃手又戒不掉的小孩子的心理?于是,共鸣就产生了,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代入感,好像故事中那个吃手的孩子就是自己。从此与故事中的小孩同呼吸、共命运。
到了故事的第8页,意外发生了。那个吃手的小朋友发现手上长了茧子。
茧子竟然说话了,小朋友不知怎么办,去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只是笑笑,并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