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2日,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法院判决无期徒刑。
大众本以为,她这辈子将会在监狱中面壁思过。但2年后,因田文华表现良好,获得减刑机会,从无期到减至19年。
这之后,田文华又先后2次减刑。
有业内人士猜测,她将要最早于2022年3月15日恢复人身自由。
然而,这却是30万“毒奶粉事件”受害者和其家长所不愿意的。
尽管这一事件已过去13年,但孩子的健康却无法换回来。
那么,近30万受害者,他们13年来过得如何?恢复身体健康了吗?
一、“三鹿毒奶粉”事件如果不是“三聚氰胺”事件,田文华的后半生将会在光环和荣誉中度过。
毕竟,她一手缔造的三鹿,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奶企之一。
然而,田文华风光满面的背后,却是对婴幼儿生命的亵渎和蔑视。
其实早在2008年3月,三鹿就接到不少患者的投诉,可田文华对这些投诉置若罔闻,根本不在乎那些无辜婴幼儿的健康。
2008年6月28日,兰州解放军第一医院接受了“肾结石”婴幼儿患者。
而之后的2个多月内,又陆续接收13名同样病症的患者。
医生调查后发现,这些婴幼儿发病的共同原因是购买三鹿奶粉。
而后,媒体跟踪调查,发现全国多地都有类似患者。
在舆论的影响下,国家开始重视并特别关注此次的“毒奶粉”事件。
三鹿将16个样品于同年7月24日,交给检疫局检验。
其结果发现,这16个批次的奶粉中,其中15批次的都含有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在食品上是禁品,食用其易造成人体结石甚至死去。
然而,舆论之初,田文华仍然不思悔改:
她不承认错误、不发布回收公告,反而花费巨资平压新闻。
这场因“毒奶粉”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谓是影响深远。
性质之恶劣,很快成为全国网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新华社于同年9月11日,首次公开披露“三聚氰胺”事件。
这让此前的传闻坐实,三鹿此前公关的产品合格显然被打脸。
当天晚上,三鹿就承认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并表明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奶粉中遭受污染,且决定全国范围内召回受污染的奶粉。
据悉,流出的“毒奶粉”有七百吨左右,且已流入甘肃、湖北、江苏、河北等10多个省市。
同时,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不仅有奶粉,还包括液态奶等诸多奶制品以及禽蛋等。
调查发现,除了三鹿外,蒙牛、伊利、大白兔、三元等众多知名奶企的产品中均出现了三聚氰胺污染。
如某品牌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多达2563mg/kg,超安全标准1000倍左右。
截止2008年11月,全国服用“毒奶粉”的婴幼儿患者多达29多万人,其中患“结石病”的病例有10666例,有3例患者死亡。
同时,患“大头病”的婴幼儿也不计其数。
早在同年9月14日时,河北公安厅就宣布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立案调查,传唤了78个相关人员。
其中19人被当场刑拘,他们基本是牧场养殖、奶粉经营人员,还有一人为非法销售添加剂者。
一天后,三鹿副总裁张振岭在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道歉信。
然而此时的道歉已经晚了,没有一个受害人家长接受这份迟来的道歉。
而此时,三鹿集团的大门前,已被愤怒的人群包围。
他们中多是三鹿奶粉的受害者家属,本是怀着对大品牌信任的态度购买奶粉,到头来却喝上“毒奶粉”,。
这导致孩子患“大头病”或“肾结石”,以至于孩子的健康危机难以逆转。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于同年9月17日,被依法刑拘。
而石家庄多个领导也因监管不力而免职,国家质监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也辞去职位。
而后,国务院废除了“食品免检”制度,农业部也开启了一个月的奶站专项整治工作。
专项行动开始之初,不少奶牛养殖户、奶站纷纷倒奶,奶农也为此损失惨重。
但此次整顿,依旧没能拾起国人对中国奶企的信心。
此后10余年,中国奶粉市场成为进口奶粉品牌的天下。
可以说,这一切都和始作俑者田文华有关。
二、始作俑者田文华先是纵容企业添加“三聚氰胺”,谋取利益最大化,再是出巨资压制新闻、平息舆论。
怎么看,田文华都不像一个好人。
实际上,这个黑心商人在部分人的印象中,似乎并不是那么心狠、贪婪。
那么,她是如何从一个励志农村女孩走上“犯罪之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