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了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谁能想到我国的鼠兔数量高达12亿只。我国的高原鼠兔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是国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常见的鼠兔。
但它们曾经可被称为“草原*手”,甚至泛滥成灾。国家曾经花费两亿进行飞机投毒,那也无济于事,根本灭不完。但如今它的泛滥却成了好事儿,这是为啥呢?
什么是鼠兔?鼠兔是一群身材圆滚、皮毛风软的小型四角兽。口鼻不如兔子那样,上唇有一道明显的竖向裂口线,整个嘴巴被分成三瓣。但同时呢,它们也具有类似鼠类的短圆耳朵,屁股光秃秃的,并没有向外伸出的尾巴处。它们还有一对可爱的耳朵,时不时从洞口探出小脑袋,好奇地观察着你,每天忙忙碌碌,就算冬季也不停息。
高原鼠兔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可以产三到六胎,每年繁殖两次,一个鼠兔小家庭只需一年就能变成几十口的大家族。上世纪60年代,青海草原大面积退化,而当时的鼠兔数量达到了十二亿只。
然而在当地居民眼里,这么庞大的数量,长相又酷似老鼠的鼠兔,人们下意识地认为它们就是天生的破坏者。因为鼠兔会啃食草根草叶,而且很喜欢翻土挖洞,人们发现,凡是有鼠兔呆的地方,草皮几乎看不见,都是黑压压的兔影,这使得人们把草场退化问题和高原鼠兔牢牢绑在一起。于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每年都要进行声势浩大的灭鼠行动。其实,要是高原鼠兔会说话,它们都忍不住为自己申冤了。
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草原退化并不是鼠兔的责任,相反,鼠兔泛滥不仅不是坏事,还是一件大好事。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导致草场退化主要的元凶其实是过度放牧,并非高原鼠兔。相反,高原鼠兔还是高原生态的大功臣,此话怎么讲呢?
一、改良土壤首先,高原鼠兔挖洞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当地居民觉得鼠兔喜欢啃食草根以及挖洞,严重破坏了草皮,因此他们认定鼠兔是导致草场退化的元凶,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人类还没有到达青藏高原之前,高原鼠兔和其他动物以及草场处于平衡状态,直到青藏高原人口数量增加,刺激了畜牧业的发展,过度放牧使得高大的植被减少,只剩下一些低矮草皮,当然这是高原鼠兔最喜欢的生长环境。
有研究显示,在重度放牧区,鼠兔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场退化的罪魁祸首,而鼠兔泛滥只是草场退化的结果罢了。盲目的灭鼠只能治标不治本,解决问题也要考虑一下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