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粽子的忌讳,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9 22:59:27

中国人最讲究吃,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传铳文化。在现代的很多人看来,它又是一种美食享受。粽子做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美食,已不仅只限在端午节当天吃,它屬于点心类的休闲食品能够长年吃,所以,从营养学上说,吃粽子就该有讲究,当注意一些问题。

长期吃粽子的忌讳,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1)

粽子最好当做间食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也有较好的食疗效果。粽子是用粽叶包的,它赋予粽子特殊香味,粽叶有苇叶、荷叶、竹叶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人有清热解暑作用。

粽子是一种点心类食品,馅料除大枣外,还有掺杂腊肉、火腿、蛋黄、鲍鱼等食物的。它的主料虽是谷物, 却不应做主食吃,最好是做间食或零食吃。

作为中国传统美食,在现代,它己不仅只限于在端午节当天吃。端午节后气温升高,用其代替西式点心、饼干与其他即时面食,经常适量吃些,既是一种美味享受,又能助人消暑度夏。

长期吃粽子的忌讳,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2)

粽子一次不宜吃多

但无论什么馅料的粽子,其主要的营养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热含量较大。因为味美,人们往往多吃,于是,便摄入了过多的热量。而同时如果又少吃了蔬菜等副食,就可能造成微量营养素和膳食纤维摄取不足,导致营养失衡。所以,吃综子应该警惕一次吃得过多。若以其代替谷物主食计,健康成人一日吃粽量一般不宜超过主食的1/3。不应多吃综子的理由还在于:糯米含糊精多,粘性大,在消化道停留时间长,胃排空慢,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老人、儿童和患有胃病、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的人,尤其要注意一次不要吃多。糯米的血糖指数尚,故糖尿病也当慎吃。

粽子应该热吃

有些品种的粽子,在糯米主料中,加有小米、小豆、绿豆、薏米、山药、芋头等,不仅增加了棕子膳食纤维含量,能减少肠胃负担,还容易消化和有助于维持营养平衡。所以,从健康角度说,选吃这类粽子比吃含有肉类、蛋黄的粽子更好。

为避免营养失衡,吃粽子的同时,应该搭配着吃些萝卜、绿叶蔬菜和水果。因为不易消化,睡前2小时内是不宜吃的。应该提醒各位的是,由干冷糯米发硬,不只口感差,还更难消化,故吃粽子应吃热的,而且,宜细嚼慢咽。体质虚弱的人尤其应当注意。

长期吃粽子的忌讳,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3)

存放粽子要得法

现在吃自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买商品粽吃。因为粽子是熟食,容易腐坏,便应注意食品卫生:一要买有外包装的产品,而且要注意包装是否完整,尽可能不买散装产品,更不要买综叶破裂和米馅外露的粽子;二要注意气味,如果闻到酸味、苦味或异味,就示变质,便不能购买和食用了;三要储存得当。买来的粽子如在端午节时没有吃完,可以放冰箱内冷冻保存,冷冻的粽子蒸后吃,口感变化不大。但储存时间也不宜过长,应该在3个月内吃掉。在1-5℃条件下冷藏的粽子,可保存7天,但蒸后再吃,口感远不如冻粽。

长期吃粽子的忌讳,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4)

一年一端午,端午又来临。祝愿普天下男女老幼,人人幸福安康!!

(图片取之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刘政 主任医师。早年做过十年临床医生。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为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与毒理学的专家。获省部级与市级研究奖各三项,出版《家庭膳食百事通》、《老年人该怎么吃》等专著九部。

欢迎关注头条号"营养学敎授刘政",愿同各位交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