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首都萨那,被胡塞武装占领
那么,也门政府为什么失去了首都的控制权呢?
一、也门,教派对立
也门地处位于红海、亚丁湾的交界处,扼守苏伊士运河进出印度洋的必经之路。
然而,坐拥如此优越地理位置的也门却是阿拉伯半岛唯一的最不发达国家,目前的年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
▲也门地理位置,扼守苏伊士运河进出的要道
这一切,都和也门内部宗教的教派分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门全国人口有3000万,其中逊尼派占据65%,什叶派占35%。什叶派人口虽然占据少数,但其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
▲也门教徒分布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阿拉伯半岛扎根。也门一词来自阿拉伯语,意为“右侧”。因为也门位于圣城麦加日出方向的右侧,因而得名。
▲也门,位于麦加的右边得名
此后,阿拉伯帝国开启了对外扩张的步伐。阿拉伯帝国从北方的东罗马帝国手里夺取了巴勒斯坦地区,当地逐渐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
阿拉伯帝国的东面有着更加强大和古老的波斯帝国(第二帝国)。波斯帝国是阻挡阿拉伯帝国向东扩张的障碍。
公元650年,阿拉伯帝国灭亡了波斯帝国。随着波斯被阿拉伯帝国征服,波斯人放弃了原来宗教拜火教,皈依了伊斯兰教,逐渐伊斯兰化。
然而,阿拉伯帝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穆罕默德去世后,因为继承人问题,伊斯兰教出现了分裂成为两派。其中一派主要推崇跟随穆罕默德的元老继承,即逊尼派。另一派主要推崇穆罕默德的血统继承,即什叶派。
在伊斯兰教的分离中,多数阿拉伯居民选择了逊尼派。波斯人为了彰显不同,选择什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