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狸猫换太子”这个词并不陌生,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会不时用到这个词,用来比喻以假乱真。虽然如此,但真要把“狸猫换太子”背后的典故和故事讲个头头是道,我们仿佛又有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了。
“狸猫换太子”搬上戏曲舞台
“狸猫换太子”其实是一则民间文学故事,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后来被写进明代小说《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等。既然是文学作品,就必然有艺术夸张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并非完全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这些历史人物虽然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发生的事却经过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再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善恶终有报”的因果轮回。
我们先来谈谈这则神秘的民间文学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北宋真宗赵恒晚年的故事。宋真宗是谁?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也是那位讲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励志典范。当时,宋真宗的第二位皇后去世,而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在位多年,却未有任何子嗣,眼见一天天苍老,继承人成了大问题。
北宋真宗赵恒画像
说来也巧,也正是在此时,真宗的妃子刘氏和李氏都怀了身孕。照理说这是皇家天大的喜事,可在刘氏看来,此时还不是喜的时候,因为她和李氏谁生了儿子,谁就极有可能被立为正宫皇后。而如果李氏生了儿子自己却没有的话,自己的地位无疑将岌岌可危。
因嫉妒心作怪,刘氏唯恐李氏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与宫中太监总管都堂郭槐合谋,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氏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剥去皮毛的狸猫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此时的刘氏一心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于是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而善良的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给了宦官陈琳,陈琳也是个好人心,又辗转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当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氏真的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
不久,刘氏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氏也如愿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天意弄人,六年后,刘氏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
真宗皇后刘娥
偶然的一天,太子(后来的宋仁宗)在冷宫与生母李氏见了面,仿佛是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刘氏得知后,遂拷问寇珠,寇珠宁死不屈,最后触阶而死。因此,刘氏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氏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氏。另一太监秦凤将李氏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不得不说,李氏真是上辈子积了大德,才会有这么多人甘愿为她欺君赴死。
出逃的李氏在陈州根本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我们熟知的包青天)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氏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仁宗。包拯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丞相。
北宋仁宗赵祯画像
讲到这里,我们就把这则民间文学故事的轮廓基本上讲清楚了。可文学毕竟是文学,不是真是的历史。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狸猫换太子”的奇案呢?答案是:没有!那么历史上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历史上的刘氏就是大名鼎鼎的、号称“女中尧舜”的太后刘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人,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刘娥是一位难得的贤后,在宋仁宗未亲政前,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常达11年之久,辅保着大宋江山得以稳稳当当。所以刘娥并非像民间文学故事中讲述的那样阴险恶毒。但刘娥对权力的贪恋却是历来为人所诟病的。
当然,历史上虽然没有真实发生过“狸猫换太子”这样的离奇案件,但宋仁宗也确实并非刘娥所生,而是宫女李宸所生。事情是这样的,刘娥早在宋真宗还没做皇帝的时候,因长得十分漂亮,就已经被宋真宗看上了,从此刘娥就跟着宋真宗一起入宫。
由于真宗特别喜欢刘娥,打算把她立为皇后,可问题是刘娥没给宋真宗生下一儿半女,因此满朝文武表示反对。为了坐上皇后宝座,刘娥必须要生个儿子才行,因此刘娥才想到了代孕的事情。恰好刘娥身边有个宫女李氏,本来是负责照顾刘娥的。这回被刘娥看中,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代孕的对象。宋真宗对此事也并未反对。
仁宗生母李氏
此后,宋真宗宠幸了李氏,紧接着李氏便生下了宋仁宗。宋仁宗生下来以后,立刻就被刘娥给抱走了,从此以后宋仁宗就成了刘娥的儿子。至于李宸妃,因为给皇帝生了个儿子,毕竟还是有功劳的,被宋真宗封为崇阳县君,此后虽然也加封过,但在后宫中位份较低。
真宗去世以后又过了若干年,仁宗生母李氏病重去世,刘娥太后还以皇后之礼给予厚葬,并将水银注入棺中,保护好她的遗容,还将棺木寄放在奉先寺。又过了若干年,刘娥太后去世,赵祯的叔父燕王(艺术形象八贤王的原型之一)将真情告诉了宋仁宗,并说李氏可能是被毒死的。赵祯闻言大惊,悲痛欲绝,追封李氏为章懿皇太后,并赶到奉先寺,命人开棺。同时,派兵包围刘氏一门的府第。开棺后,见李妃面目如生,显然不是被毒死的,这才下令将包围的士兵撤回,刘家因此得以保全。后来,赵祯追念刘娥的抚育之恩,仍以太后之礼将她安葬。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贤王形象
因此,终其一生,李宸妃也并未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宋仁宗相认,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民间对李宸妃这位仁宗生母一生的坎坷和不幸遭遇非常怜悯,并且在老百姓看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李宸妃是好人而刘娥无疑是恶人,便根据这段往事编出各种故事演义,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
应该说,李宸妃不过是封建帝制时代权力之下、名利场中的牺牲品而已,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对于此事,我们无需对真宗、对刘后过于求全责备。
而李宸妃的不幸却意外成就了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学作品,千百年来正是这部作品被广泛传播、搬上舞台、荧幕,时刻告诫着人们善恶有报的朴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