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艾叶插门上的寓意是驱病、防蚊、辟邪,同时也有求福、平安的含义。在端午节这个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疾病和害虫多发,而艾叶特殊的香味可以驱病、防蚊,具有*菌防病的效果。此外,艾草还可以净化空气,驱除蚊蝇、虫蚁,起到辟邪的作用。插艾和菖蒲是端午节重要的习俗之一,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象征着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众所周知,端午节插艾蒿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习俗,主要目的是驱虫、辟邪。
人们认为端午节位于春夏之交,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端午节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开始活跃,鬼魅也开始猖獗,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特别注意消灾防毒。故此民间有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家家都悬艾条于门楣厅堂。艾是菊科草本植物,其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虫,净化空气,还可入药,具有理气血、祛湿寒的功能。端午插艾不仅是节日中的点缀,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端午节插艾草传说一
黄巢(“咏菊”的作者)在唐僖宗年间起兵造反,声势浩大,攻城夺寨,所到之处,*人甚多,唐代皇帝为抵抗义军,稳住各地百姓,特宣传黄巢义军无恶不作,*人不眨眼,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们听闻后,十分惧怕黄巢义军,纷纷出逃躲避。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有一天,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批批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的军队就要攻进邓州了。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这根独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阳节,黄巢的军队果然攻下了邓州城,只见城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地领兵离去,因而全城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在门上插艾草,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从河南一直传到各地,几乎传遍整个中国。
还有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个孝子,这天和他老娘去赶集,老娘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孝子弯下腰背着老娘就走,这情景被路过的一士匪看见了,士匪很感动。因为端午节这天士匪们要下山抢劫,土匪不想伤了这个孝子,于是土匪告诉孝子,端午这天在门上插艾蒿(艾草)可保平安。孝子回去后就告诉全村的人,让他们端午节这天在门上插上艾蒿可保平安。全村人都照做了。端午节这天,土匪果然来抢劫,出发前土匪头子有命,不许碰门上插艾蒿(艾草)的人家。当他们来到孝子所在的村庄时,见每户人家门上都插有艾蒿,想起头头的吩咐。所以他们就没有抢劫那个村庄。从此端午节门上扫艾蒿防土匪的事不径而走。到后来虽然已经没有土匪了,但人们还是保留个这个习惯据说可以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