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籍贯和头衔,茅以升主要事迹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1 14:27:36

接《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简介(一)》(以姓氏拼音为序)。

冯夏庭院士(2019年当选)

茅以升籍贯和头衔,茅以升主要事迹简介(1)

冯夏庭,1964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东北大学党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地质工程联合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1982年—1986年,冯夏庭在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读本科,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992年,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岩石力学专业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8年,受聘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2017年8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2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副*、校长。

冯夏庭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

高宗余院士(2021年当选)

茅以升籍贯和头衔,茅以升主要事迹简介(2)

高宗余,男,汉族,1964年1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1985年,高宗余本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工作;1990年,参与设计武汉长江二桥;1998年,设计建造了福州市青州闽江大桥;2001年,设计上海东海大桥;2003年,担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04年,主持设计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主持武汉二七长江大桥设计;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高宗余长期致力于大型桥梁的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工作。

龚晓南院士(2011年当选)

茅以升籍贯和头衔,茅以升主要事迹简介(3)

龚晓南,1944年10月12日出生于浙江金华,土木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67年龚晓南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68年进入国防科委8601工程处工作,担任基建办公室工程组组长;1978年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获得洪堡奖学金,前往德国Karlsruhe大学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88年回国后担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副系主任;1990年创办《地基处理》刊物;1993年聘为岩土工程博士生导师;1994年担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系主任;2002年聘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岩土工程院士工作站领衔院士 。

龚晓南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主要研究方向有:地基处理技术及复合地基理论、基坑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软粘土力学、以及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及纠倾。他创建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促进形成复合地基工程应用体系。

郭仁忠院士(2013年当选)

茅以升籍贯和头衔,茅以升主要事迹简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