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一本是《李鸿章传》,另一本是《王安石传》。
先说《李鸿章传》。李鸿章在政治仕途上可谓权倾朝野,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属李鸿章一生所达到的官职最大,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可见他的影响力。
但李鸿章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尤其是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更是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然而,他个人的境遇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李鸿章的失败,也是晚清政府的失败,“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李鸿章,他的政治对手梁启超也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评价可以说非常中肯了。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先生写尽了李鸿章一生的浮沉进退、得失成败,让李鸿章这个人物更加立体,也让我们对那段历史和国际形势有了更加立体化的认知,而不是像教科书般的非黑即白。
《李鸿章传》有现代汉语版,《王安石传》目前只有古文版,读起来稍微费力些。
《王安石传》可能会刷新大多数人对历史的认知。宋朝共历18位帝王,统治319年。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出自宋朝,宋朝更是出了像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王安石、欧阳修等鼎鼎大名的文人,留下了宋词这种代表性文学。
提到宋朝,大家可能会想到繁荣,开明,文化程度高。
而在梁启超先生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另一面。
《王安石传》开篇就揭示了偌大的宋朝为什么会被当时的外族打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上台方式,注定了宋朝的军事是弱鸡。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地取代了后周,成为宋朝第一位开国皇帝。陈桥兵变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兵变, 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赵匡胤一夜之间被黄袍加身,从 殿前都点检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所以梁启超说他靠欺负后周孤儿寡母当上了皇帝。
他不是靠绝对的实力上位,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杯酒释兵权”,同时利用各种政策削弱地方军事力量,这也埋下了宋朝一直以来弱军事的隐患。纵观宋朝的历史,虽然商业贸易及其发达,但经常被周边异族吊打,每年要向辽、西夏、金交纳财物,史称“贡纳岁币”。
宋朝的朋党之见亦重。“彼建言者之意,不过欲借此以立名,但求因言获罪,则名愈高,其唯一之目的在是,而国家之利害,一切未尝介其胸也。故惟每日搜求好题目,居之以为奇货,稍有可乘,则摇唇鼓舌。盈廷不得志之徒,相与为表里,愚民无知,从而和之,势益汹汹。有抗之者,即指为奸邪,务箝人之口而后已。争之不得,则发愤而诬人私德,至谓韩魏公交结中官,谓欧阳公盗甥女……”
王安石“以一身负荷,取百年苟且相沿之法度更张之,其从天下之谤于一身,固其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