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靠写文化散文走红,易中天靠讲国学经典出名。二人同时被称为“学术超男”,但是在网络上的待遇却大不相同。这其实和他们一开始走红的模式,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分不开。
余秋雨出名较早,当时的网络还不普及。他靠《文化苦旅》一举成名,被人“枪打出头鸟”实属正常。成名之后爱自我标榜,并且骨子里过分清高,“有错不改”。私生活被人放大,再加上一些别的问题,被越炒越臭。结果,他反而借“臭名”来卖书,继续走红。
易中天是“电视造星”,群众基础大大超越了余秋雨,并且有自己的粉丝,叫“乙醚”。在他出名之后,《百家讲坛》制造了大量学术明星出来,让一些眼红的专家骂之不及,最后“骂不过他,只有加入他的阵营”。
而且,易中天私生活好像没有什么槽点。对于自己的一些错误言论,也表现得十分谦逊,肯接受意见。
一、余秋雨“槽点”多得无处下嘴余秋雨一九九二年出版《文化苦旅》之后,迅速成名。那个时候,正是中国加大开放力度的关键时刻。商品经济发达了,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切向钱看”。文化人想要赚钱,就不能一直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得找到一个市场的突破口。
余秋雨找到了一个让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联通的突破口,那就是“大文化散文”。他知道中国人热爱历史,喜欢史诗般的叙事。又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新奇,于是他创作了《文化苦旅》。
出版后,马上引起了轰动。后来,他又与《中国国家地理》合作,创作了《行者无疆》和《千年一叹》等文化散文。他的成名,真可谓是“石破天惊”。
文化领域的大佬们发现,钱居然可以这样赚!但是,为什么自己之前想不到呢?于是有人开始跳出来攻击他,质疑他的学术水平,还写书给他挑出二百多处文史错误。
面对这种指责,余秋雨并没有虚心改正。他觉得对方过于苛刻,假如按对方的标准来创作作品,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但是不管他说的是不是在理,他的高傲已经激怒了半个文化圈子。于是,对他的骂声越来越大。又有人翻出了他一些陈年旧账,甚至是婚姻史,对他进行攻击。
余秋雨除了“文史错误多”,“不肯改正”,“有陈年污点”,“私生活受质疑”之外,许多细心的读者发现他特别爱在散文中自我标榜,自吹自擂。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想骂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连篇累牍地写上几千字长文。但是想骂易中天,就困难得多。
余秋雨走红的最初没有网络,反对他的是学术圈中人,他们拼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进行攻击,而余秋雨的普通支持者,一般不具备在报刊上出声的能力。
易中天走红的时候网络已经普及,并且他是电视捧红的明星,粉丝规模庞大。谁敢骂他,“乙醚”包管骂得那人找不着北。
二、易中天给人的形象“亲民”易中天没有余秋雨招骂,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他的群众基础好;第二,他的粉丝黏性相对较高,而且稳定;第三,他本人态度谦逊;第四,他的形象非常“亲民”,第五,他的私生活比较检点,黑料较少。
先说第一点,易中天的群众基础比余秋雨好。余秋雨写文化散文成名,他的粉丝有人研究过,大概是初高中的学生居多。而易中天靠《品三国》成名,他的粉丝年龄跨度比较大。
余秋雨在网上被人骂,有一个粉丝站出来替他说话,可能就有三个以上的人出来反驳。但是易中天被人骂了,一下子就跳出来十个粉丝挺他,想骂的人看看这阵势,马上就闭嘴了。
第二点,我说易中天的粉丝黏性较高,并不是说他自建了“后援会”,而是指他走红在网络时代,他的粉丝们很方便自发地在贴吧、网站聚集。他们平时互相讨论,交流心得。
在这种氛围下,他们的看法受到彼此的认可和肯定,他们会更加坚定对易中天的喜爱是正确的。而余秋雨的粉丝群体一开始是不具备这种发酵环境的,所以他们比较“散”。
第三点,余秋雨被“纠错”后态度比较强硬,而易中天却开了社交媒体,鼓励大家去替他纠错。因此,“路人”会觉得余秋雨十分傲慢,而易中天是和蔼可亲的,这是一大加分项。
第四点,易中天主攻的方向是经典文化作品。《三国演义》本来就是一部通俗小说,里面的小说人物,像刘、关、张、曹操、诸葛亮等等,中国人十分熟悉。他讲起来不吃力,而观众接受得也很容易。
但是余秋雨写的是“大文化散文”,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泛。其实许多普通的国人,对外国的文化毫无兴趣。所以,也就无法谈接受和欣不欣赏得来了。
因此,从选题上来看,就注定了易中天在中国的受众群体会更加广泛。并且易中天演讲的风格十分幽默,在成名后的作风,也显得非常有“个性”,他敢想也敢骂。比如,骂乾隆是龟孙,骂《弟子规》是毒药。这种作风,正对了当代普通人的胃口。
最后一点就是易中天走红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被曝出过什么“陈年污点”和私生活上的问题。导致有人想骂他的时候,缺少一些素材。
结语前一阵看了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读后觉得他还是很有才学的。只不过网友批判他爱标榜,这个问题也的确存在。他被骂了这么些年,他也没有改正。这么看起来,他其实也非常有个性。
每一个人成名的道路都是不一样的。余秋雨当年其实是“半凭实力,半凭骂”走红。易中天现在固然吃得开,但是余秋雨这几年书也没有少卖。至于“围攻”,想来他余秋雨经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