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余秋雨来说, 1992年堪称他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之前,他是一介教书匠,上海一普通高校校长,业内、圈内或许有些熟悉他的人,但放之上海滩,甚至放之全国,却籍籍无闻。
然而,1992年以后,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余秋雨不但在文坛上声名鹊起,而且民间也粉丝众多,拥趸无数,在社会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余秋雨热”,从此,余秋雨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余秋雨
前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和区别呢?
这是因为余秋雨出版了《文化苦旅》一书,是这本书,奠定了他在文学上的地位,让他一夜成名。
余秋雨的成名,是一种开拓的必然,创新的必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无人涉足处,走过一条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后的必然。
我们知道,常见的文学作品,就体裁而言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寓言、通讯等。其中,散文可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也就是说,任何一篇散文,要么是以记事为主,要么以抒情为主,要么以议论为主,或者三者结合,既记事,又抒情,还议论。
同时,散文按照题材来分类,可分为序、跋、表、状、奏、议、游记、墓志铭等。中国的经、史、子、集,在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上,其实也可以归于散文一类,但历来却从不这么归类,经就是经,史就是史,这种传统区分体例的习惯,淡化了具体篇章的文体概念,比如,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司马迁《史记》,我们一直称为纪传体史书,但其中许多篇章,其实就是散文。
所以,历来史就是史,散文就是散文。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却打破了这种人为的界限,给中国散文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文体——历史文化大散文。
莫言
1989年,当作家们在对西方现代派如马尔克斯、卡夫卡等人作品的迷恋中模仿的时候,当中国作家如莫言、陈忠实等人在西风东渐中痴情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时候,余秋雨辞去了一切公职和无数光环的荣誉兼职,主动远离尘嚣,主动回归传统,穿越戈壁荒漠,只身前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源之地,系统考察中国文脉,以“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为主题,在苦行、苦察、苦思、苦吟之后,写下了一篇篇“历史文化大散文”,后结集为《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出版。
《文化苦旅》一书出版后,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迅速风靡全国,读者遍布各阶层,什么专家教授,什么大中学生,什么公职人员,什么高管白领,几乎人手一本。不仅如此,《文化苦旅》的热销让盗版者欣喜若狂,当正版连出5版很快脱销后,盗版迅速跟进,且狂销不止。据说,当年上海扫黄过程中,那些从业者的袋子里必有《文化苦旅》。
这在当代文学作品的出版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马兰
后来,余秋雨又继续寂寞前行,相继写出了《中国文脉》《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历史文化大散文”系列作品,岀版后同样好评如潮。
余秋雨本人在《文化苦旅》“历史文化大散文”系列作品出版后,收获了巨大的荣誉。
2010年,《扬子晚报》在全国问卷调查“你最喜爱的中国当代作家”,余秋雨高居榜首,荣获第一名。
著名作家贾平凹非常重视余秋雨在文学体裁上的开拓之功,曾经由衷赞叹说:
“余秋雨的有关文化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
台湾作家白先勇特别喜欢余秋雨作品的语言、题材和格调,他说: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