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杨绛的《我们仨》一书,我有了新的感悟。无论多么伉俪情深,无论多么家人和睦,无论多么健康长寿,最终都会输给时光。我们每个人步履或紧或慢,都在不可回头地奔向那个终点。
杨绛记录了自1935年与爱人钱钟书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钟书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一家人相守相助,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
初读这本书,我感触最多的是生命的可贵和亲情的温暖。重读这本书,突然发现活着本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修行。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患。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接连遭遇丧女、丧偶的打击,杨绛没有被凄苦孤寂击垮,她笔耕不辍,不辞劳苦地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篇》,写就了《我们仨》。她一头扎进书堆,花了13年时间,夜以继日整理出了钱钟书所有学术遗稿,她说她不去做就没人能做了。
《我们仨》中,不仅有娓娓道来的挚爱亲情,还有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和爱国情操。人生有太多无能为力的时刻,等岁月揉碎苦难,时间抚平伤痛,一切终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