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王昌龄决心依靠满腹才学,去干一番事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在那个看重门阀背景的时代,没有人脉、背景、学历、实习经验的王昌龄在现实中处处碰壁。
王昌龄拿着简历在人才市场逛了几个月,还是一无所获,对此他也非常苦恼。
总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突然王昌龄想起前两天看到的招兵广告,一拍脑袋,边塞从军也是一条出路呀,于是王昌龄就做下了到祖国边疆去建功立业的决定。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27岁的王昌龄西出玉门关,在大唐帝国的西边大漠戈壁中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这时候的大唐正是最强盛的时期,让周边国家都服服帖帖,所以王昌龄从军的那几年边疆比较安稳并未打过仗。
王昌龄置身苍凉壮阔的边塞,眼中都是不一样的美景,加上迫切建功立业的心,这让他的才情得到很好的灵感,于是一首首惊艳世人的边塞诗接连问世了。
在那段时间里,他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壮美诗篇,开大唐边塞诗之先河,引领一代诗风。
后来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边塞诗,都不同程度受到他的影响,这也让他确立了自己在诗坛的地位,而且很多首都是千古传唱的名篇。
比如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的边塞诗,昂扬激进,意境雄浑,大气磅礴,特别是当边塞诗和他的七言绝句相结合,更呈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往往寥寥数语就将临洮、玉门关、青海湖、楼兰、碎叶等壮丽山河囊括于诗里,将后世读者带入对盛唐边关雄壮气势的畅想中。
虽说战争是残酷的,但说实话,在唐朝当兵没有战事,自然也就无法建功立业,所以王昌龄很快就复员回家了。
回家路上在一间客栈他还在叹息怎么边疆无战事,让自己寸功未立。
这番话被店主人听到了,没想到,店主人是个退伍老兵。
老兵酒给王昌龄讲道理:“现在太平日子不好嘛,光想打仗*敌立功,可是没经历过战争,怎么知道战争有多残酷,自当兵几十年,多少战友死在战场上回不来,年轻人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在这里唉声叹气,和平年代,你还可以参加科举……”
老兵说的一番话,语重心长,感情真挚,让王昌龄深受感触,也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为此他写下《代扶风主人》一诗。
自己诗写得很好,名气也很大,但说到底还是没有功名在身,自然也没能够得到重用,他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走最宽的那条路——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