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捧着你的脸歌词,轻轻的望着你的脸歌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2:30:49

说起陈哲的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熟悉。但说起深受大众喜爱的《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热血颂》《黄土高坡》《最后的时刻》《走西口》《一个真实的故事》、《同一首歌》等一首首著名歌曲,应该是无人不晓。

这些歌曲的词作者,就是陈哲-----一个被誉为中国这个时代的著名歌词作家、音乐制作人、中国流行乐坛见证人。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歌词,轻轻的望着你的脸歌词(1)

有人说,陈哲的歌曲抚慰了一个民族和时代的伤痛。

还有文章赞誉说:他是与东方这片土地保持共振的音乐大师,作为内地流行音乐顶级词人之一,几乎他的每一篇作品都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强音,可以说成为了“国乐”。

他的《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热血颂》《黄土高坡》《走西口》《一个真实的故事》《同一首歌》等作品,无一不是站在国家或民族的高度上的宏大叙事篇章,每一首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荣光。

在音乐艺术和创作思想层面,他创作的《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被称之为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幕曲,可谓功不可没。

他的作品《黄土高坡》,被行家认为是中国风式流行创作的典范之作。

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向经典致敬”节目给陈哲的《致敬词》说:

你用百名歌星的集体告白,

见证流行乐坛人性苏醒的年代。

那些与你深深凝望的眼,

从此绽放出希望的色彩。

每当大风从坡上刮过,

人们会记起《黄土高坡》的豪迈。

无论《走西口》的哥哥有没有回来,

身边这条黄河,依然澎湃。

水千条、山万座,

我们唱着《同一首歌》走过。

只有用心去爱整个世界,

才会《让世界充满爱》。

··· ···

陈哲祖籍广东揭阳,1954年出生于北京,如今已经七十高龄。

他1970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工厂当电工。

生活中,他沉默寡言,善于把对祖国、对人生美好的爱和温情渴望,升华为一种思考。

业余时间,他一直坚持写诗、画画,做手工艺品,尤其对文学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年过半百后,他硬是靠自学获得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凭。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歌词,轻轻的望着你的脸歌词(2)

(青年时期的陈哲)

1986年2月,已经拥有15年工龄、迈过了而立之年的陈哲,毅然辞去效益不错的国企公职,全身心投入到歌词创作中。

在当时,陈哲这种主动打破铁饭碗、成为自由音乐创作人的举动,并不被一些人所理解和接受。

但转机很快来临。

1986年5月9日,北京工人体育馆上演了一场盛况空前的“百名歌星演唱会”。128名中国歌手激情高歌,共贺世界和平。

这场演唱会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吹响了中国流行音乐大发展的冲锋号角,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的里程碑。

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正是这场演唱会的主题。作为词作者的陈哲,也因为这首代表作而一举成名。

此后,陈哲的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他作词的歌曲《血染的风采》《热血颂》《黄土高坡》《走西口》《一万个温柔》《最后的时刻》《同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等诸多不同风格、主题鲜明的作品,红遍大江南北。

陈哲在中国流行歌坛的地位,也因此得到确立。

作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组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想起来是那么遥远”;第二部分为“轻轻地捧着你的脸”;第三部分“我们拥有明天”。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歌词,轻轻的望着你的脸歌词(3)

整部作品用真情倾诉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洋溢着新时代的蓬勃朝气。特别是亲切委婉的歌词和流淌着真挚情感的旋律,散发出不可抵挡的特殊魅力。

在《让世界充满爱》诞生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这首歌多次以不同版本在重要时刻被唱响。

从1986年“世界和平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已经走过“而立”之年的《让世界充满爱》,每逢重要时刻就会被唱响,被赋予更多内涵。

这首歌曲就像一团始终燃烧的火焰,不断传递着温暖和感动。

凭一首《让世界充满爱》走红后的1987年,陈哲受央视《观察与思考》节目组邀请,去山西黄土地采风,意欲把创作的关注热点投向当时尚不发达的农村。

陈哲很珍视这次乡村采风,决心寻找到新的创作灵感。

黄土高原艰苦的生存环境,顽强坚忍的大众百姓,尤其是黄土地“家”的民族根脉,真真震撼了陈哲的心灵,也孕育了后来那首铿锵有力、红遍全国的作品《黄土高坡》。

晚年回忆创作《黄土高坡》的心路里程,陈哲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音乐创作的峥嵘岁月。

他说:“我随央视一个节目组去那,待了那么久,却一个字没写出来!我想,我是被黄土高原那的气场震住了。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其实好多感受堵在心口,但在那写不出来···”

陈哲说“回到北京后也没写,一直在心里里打腹稿,酝酿着如何动笔。

之后的创作缘于一次偶然。一天,他在单位传达室外边等电话。北京冬天刮风,只听到风在电线杆上呜呜地响,陈哲的心呯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黄土高坡卷过的大风。

灵感就这样找到了。他就立即跑回屋子里,一口气写下了: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创作《黄土高坡》,下笔大概只用了二三十分钟。

陈哲有时讲话非常风趣。他能将自己的创作与整个世界产生关联,与养育他的这片土地产生情感交流。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这里是一片苍凉的、历史厚重土地,也一直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历史的摇篮。

陈哲走上黄土高原时,风华正茂,而且戴着《让世界充满爱》词作家光环。

无形的责任感,令他用生命和真情去触摸这片土地,主动进入纯粹的创作境地,真真切切去体验黄土高原跳动的脉搏。

正是这些感受,让他在《黄土高坡》这首歌词中充满感悟写道: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往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陈哲用《黄土高坡》,写出了八十年代这一代人的心音。较之前围绕黄土高原的小说、影视剧,他的表达得更加凝练。

仅仅十几句短小、精炼的歌词,就形象生动地把黄土高坡的喜怒哀乐展现在世人面前。

歌词朴实的表达,加上高亢舒展的旋律,《黄土高坡》震撼了刚刚经历动荡岁月,内心需要抚慰、正在全身心投入祖国发展建设伟业的无数人。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歌词,轻轻的望着你的脸歌词(4)

(陈哲创作手稿) 

著名军旅歌曲《血染的风采》的创作,说来有些让人吃惊。陈哲说他写首歌时,本人并没有去过老山前线。

当时,他深切感受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社会背景,听了很多前线的战斗故事和艰苦条件下将士们的生活介绍。他一直想要用一种自己的表达、古铜色的表达。

陈哲不认为男人就是肌肉群,仅会怒吼和呐喊。他希望用另外一种语感,反映战士的阳刚、勇者和男性气质。他觉得,那是一种面对生死而未悔的平静与决绝。

陈哲创作出这首歌词后,由一位著名作曲家谱了曲。最初歌名不叫《血染的风采》,而是以《你不要悲哀》命名的,在后来录音制作中才改为《血染的风采》。

1987年春晚,由曾参加自卫反击战的一级战斗英雄徐良和当红歌手王虹现场演唱,《血染的风采》立刻感动了亿万观众,也迅速成为那几年最受人们喜爱的歌曲之一。

另一首反映自卫反击战将士心声的歌曲《热血颂》,也是由陈哲作词,被誉为超级好听,百听不厌的好歌。

这首歌采取设问自答的句式,由衷赞美奋勇*敌的勇士,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旋律深情舒展,歌词朴实生动,令人激情澎湃、热血奔涌。

即使时至今日再听唱这首歌,仍会催人泪下。

《热血颂》实际是1987年拍摄的4集电视连续剧《军魂》的主题曲。

这部剧以我军收复老山战役中1984年7月12日的毛松岭大捷为原型,生动再现了我军某部指战员浴血坚守毛松岭,数次击退越军疯狂进攻的感人故事。

而此战的核心地点毛松岭,也被喻为八十年代的上甘岭。

陈哲创作这首歌词的具体情况,没能查到相关资料。估计他一定是率先观看了没有播出的电视剧《军魂》样片并得到启迪。

据说,这部电视剧非常写实,拍摄军事顾问就是曾参战的部队领导,而配合拍摄的部队,也都来自云南前线。战场画面逼真,剧情震撼感人。

《热血颂》是一首革命英雄主义颂歌,唱出了军人的奉献与忠诚,迎合了亿万听众的心理需求,找到了艺术作品与听众的同频共振。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歌词,轻轻的望着你的脸歌词(5)

(歌唱家金曼参加演唱《热血颂》)

南疆勇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自卫反击战英雄们赢得了亿万人民的尊崇和爱戴,他们堪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当人们看到在烈士故乡,成千上万的群众满怀深情迎接烈士回家的动人场面,禁不住想对英烈说,每一颗赤诚的心灵都深深理解你们,每一个热切的崇敬都充满你们的力量。你们与我们一道,共铸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

从1998年起,陈哲走遍了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山山水水,采撷了丰富的民间创作素材。

最开始,他还只是在扩充自己的声像资料库,后来在云贵高原采风过程中,他惊讶发现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闪光点有不断消失的现象,对此深感惋惜。

在做了多次寻访探讨后,陈哲决定要保护和完善传统文化,从摘果子的人努力做种果子的人。

陈哲倡导的“土风计划”,正是在这样的思考和体验中逐渐形成的。

2007年土风计划山村实践作为中国优秀范例,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

2010年,“土风计划”作为全云南省级工程开始施行,扩展至50个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村。陈哲受省委委托,组建“专家指导组”负责推动山村实践,策动多赢可持续实践,在文化传承这个世界性课题领域,取得中国前沿成果。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歌词,轻轻的望着你的脸歌词(6)

陈哲曾任中央电视台青歌赛评委,歌曲创作大赛评委,云南贵州等省级赛事评委。他是 2008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集《中国故事》改革开放30年十大领域之一------文化领域代表人物之一。

近些年,为了保护祖国民间文化的血脉,他积极致力于原生态民歌保护和收藏工作,曾深入贵州六盘水、内蒙呼伦贝尔、根河、山西运城等地考察调研。抢救民间艺术,深耕庞大而繁杂的资料海洋,不辞劳苦发掘、整理、弘扬光大。

陈哲的歌词创作,既给人一种铿锵宏大的吞吐气象,又有着抽丝剥茧的诗性表达之感。除了他敏捷聪慧的才华因素,更多源于他对党、对人民、对伟大祖国的深深情怀。

他始终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格局、精神力、实干精神,使他的作品必定留痕于伟大的时代。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