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量文献的记载和现如今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是有着比较悠久的货币使用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货币的使用历史至少也是也有4000多年了。从最开始的原始的贝类货币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蚁钱币等货币,再到秦始皇同一中国之后,秦朝所使用的方孔钱。货币文化在中国可谓是一脉流传,源远流长。
在明清以前,中国其实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制度对比起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各国的货币基本上都是实物货币并且以贵重金属居多。但是在近代的道路上,随着西方世界的不断发展,经济上的大踏步前进,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西方开始在金银之间徘徊,继而甚至是走向了金本位制的道路,而在这时,中国的日常生活仍然离不开“钱”,下层的民众所使用的以铜质、铁质的钱币居多,而上层的人则普遍使用银质、金质钱币。
这种现象在学术界往往被当成中国当时的工商业不发达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诞生在中国的。其实,在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我国的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我国还有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纸币历史。其中,最早被发明的纸币就是一种被叫做“交子”的楮币。
这种纸币最开始是由蜀地的有钱的商人们印制的,当时因为四川地区的铜钱十分缺乏,而铁钱笨重,运输起来又是十分的不方便。所以在成都有16户富商,他们共同集资,一共集资36万缗作为储备金,用来保障“交子”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当时,在蜀地楮纸十分盛行,并且楮纸的纸质十分耐磨又绵软,非常适合用来制作纸币。所以就选用楮纸作为制作货币的原材料。因为有富商大户的担保,交子有着很高的信誉度。所以很快就在四川地区流行开来。
随着民间交子的发展,很快进入到了官家的视野当中。到了宋朝的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的时候,官方的交子正式发行了。
其实,中国在还是还是青铜币本位制的情况下就孕育出了纸币,乃至后来相配套的纸币体系,都是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的。在五代十国时期,全国各地的割据势力此起彼伏,各地区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但是川蜀地区因为地势崎岖,入蜀不易,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使得该地区在战乱当中能够偏安一隅,内部保持相对的安定。但是同时也使封建势力不断地滋长。尤其是后蜀统治时期,统治者们贪图享乐,骄奢淫逸。压榨当地百姓的钱财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到后来又为了防守别国的侵扰,开始募兵屯粮,更是加重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激化。
到后来的北宋朝廷,也因为统一的需要,要集中权力、兵力、财富于中央朝廷,对这一地区过度索取。很多人生活陷入绝境,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出逃蜀地。当北宋王朝的大规模战争结束,北宋的统一的实现,川蜀地区的情况才发生了转变。
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人们富足生活、国家财力富强的方面的追求,北宋的统治者调整了治理国家的策略,将政策对准百姓,给百姓以政策上的恩惠,减免五代十国时期的不合理税收,大力推行廉政政策,要求官员修身爱民,对官员的行为准则专门颁布诏令,予以告诫。同时在对外政策上面,结束了对外的敌对政策,为国家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川蜀地区在这一时期,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治国策略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北宋真宗皇帝在位时期,成都一度发展到唐代“杨一益二”的盛况。全国的经济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发展,贸易量与日俱增,商业贸易规模逐渐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北宋政府对于货币流通进行严格管制,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都要足额,铸造要严格按照要求的形制、用料、重量实施。这本是有益于商业活动的政策。但是这样的规定,造成货币面值与前代的货币出现不同,流通中的铁钱作为商品的价值高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
所以虽然宋朝政府规定严禁捣毁货币,但是也阻挡不了民间毁钱铸器的做法。于是,有相当的数量的铁钱退出了市场的流通,再加上王小波、李顺起义的破坏,减少了钱币的供应量。面对发展迅速的经济,钱荒问题愈发突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四川地区因为茶叶、马匹等贸易的发达,铁钱笨重,自身的独特地理条件又加大了钱币的运输难度等原因。所以“交子”最终在宋代的四川地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