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轻人在完成他的降落装之后,来到了埃菲尔铁塔,准备进行他的实验
然而不幸的是,当他勇敢的跳下高台之后,整个身体犹如石块般坠地,因为头部触地,当时人就走了。
事后人们发现,问题出在了他没有完全将降落装备打开,但即便打开了,事情的结局可能也不会太好,因为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低空跳伞啊,风险很大。
然而这并未影响人们探索飞翔的热情,到了30年代,一位美国少年雷克斯•芬尼在观察了蝙蝠的翅膀之后,设计了一套由骨架和翼膜组成的翼装飞行服
设计好了之后,如何制作又成了难题,首先翼膜可以找一些结实的布料制作,比如帆布之类的,但骨架的选材就很难了,用木头吧,容易断,用钢材吧,太重。
毕竟那时还是上世纪30年代,和我们现在的金属制品的种类不能相比,何况这位少年才19岁,即便当时出现的一些新材质,也不可能第一时间知道。
就在他为此苦恼之时,一场芭蕾舞剧帮了大忙,他发现那些芭蕾舞演员穿的长裙里面装着一根根条状物,既结实,还有弹性。询问过后,才知道那些条状物原来是鲸须(实际上,早在几百年的欧洲女性,就已经开始穿含有鲸须的束身衣调整形体了)。
可惜的是,因为鲸须的稀有,以及是否真的能让人飞起来还是个问号,虽然翼装衣有了,但推广一度非常缓慢。
这样的翼装飞行服虽然理论上有可能使人飞翔,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滑行,但滑行状态极难掌控。但并没有影响一小批狂热者对它的追捧,可惜的是,热情并不能作为安全保障,在早期的翼装飞行运动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勇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还是人们对这种鲸须翼装飞行服不断进行改良的结果)
进入20世纪后期,翼装飞行服就逐步走上了科学合理的设计道路,1997年,由一位法国人设计出了气囊翼膜,使得翼装飞行者在飞行时的滞空时长,以及水平前进距离得到了大幅提升(关于这一点,在文章后面会讲到)
此外在20世纪末,还诞生了翼装制造公司,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投入了翼装飞行的行列(说是越来越多,但我们今天能够翼装飞行的人数,也就不到一千人的样子,其中还有大部分只能算是初级,真的达到职业水平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