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一二段翻译,鸿门宴第一自然段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5:45:59

一、文化常识

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2万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2.【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3.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 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文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 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二.字音识记

不胜(shēnɡ) 鲰(zōu) 生

樊哙(kuài) 目眦(zì)

彘(zhì)肩 啖(dàn)食

刀俎(zǔ) 杯杓(sháo)

参乘(shènɡ) 瞋(chēn)目

芷(zhǐ)阳 斗卮(zhī)

飨(xiǎnɡ)士卒

三.熟语积累

(1)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人家掌握生*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4)秋毫无犯∶本义是丝毫不加侵犯(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犯:侵犯)。常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即时小练】

①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真是 。

②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 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③用人企业辞退员工可以用各种方式, ,法律有时也管不了。

四、阅读课文

(一)第1段,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4)此其志不在小

(5)成五采

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3)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3.下列对本部分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无伤告密是“鸿门宴”斗争的根本原因。

B.项羽“怒”表明他是一位性格火暴、极易冲动、城府很浅的人。

C.本部分点明双方的驻地和兵力,说明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为后文的故事做了铺垫。

D.范增指出刘邦的天子气,目的就是要项羽抓住时机消灭竞争对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