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菲
来源:蜂虻(ID:fengmeng2019)
主播:路人佳
编辑:徐玲(实习)
文章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英国BBC电视台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记录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孩子每隔七年的人生轨迹。
十四个孩子最终的状态向我们揭示了残酷的人生真相:打破阶层壁垒的艰难超乎人们想象,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将在平凡中度过,而接纳平凡,才是人生的答案。
接纳父母的平凡,是走向成熟的开端
曾经有个短片让无数人泪目。
一个女孩和同学在回家的路上,偶遇正在捡空瓶的清洁工爸爸,女孩犹豫了:要不要打招呼?
爸爸看出了女儿的心思,立刻用手势示意她不用招呼。
女孩越走越远,一边走,一边想起爸爸终日起早贪黑、含辛茹苦,自己却虚荣得不敢与之相认,羞愧之情油然而生。
最终女孩受不了内心的拷问,转身跑向父亲,哭着紧紧抱住了他。
其实不仅是这个女孩,可能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在某一时期发现父母的平凡。
有人选择逃避,从不在众人面前提起父母。
有人选择嫌弃,觉得父母的职业上不了台面,给自己丢人。
有人选择埋怨,苦于父母为何不能给自己提供更优质的环境。
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曾说,一个人是不是长大成熟,要从他对父母的态度来判断。
当你面对父母,觉得他们“好可怜”、“真不容易”时,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深以为然。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饿了能变出热气腾腾的美食,冷了能拿出温暖柔软的衣服,累了能给我们最坚实的臂弯,困了能给我们最温柔的怀抱。
长大后,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见到更大的世界,却发现那个小时候在我们眼里无所不能的爸妈,忽然失去了所有的超人光环。
你讶然,他们竟然会为菜贩子多找自己10块钱而沾沾自喜,你不解,为什么明明很简单的电器,他们琢磨半天还是不会操作,你开始无法忍受他们学历太低、嗓门太大、眼界太窄、思想太旧……
开始工作后,你渐渐在每天的兵荒马乱中发现,原来成年人的生活真的没有容易二字啊,你忽然开始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渐渐懂得,原来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
王尔德说:“孩子最初爱他们的父母,等大一些他们批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其实,他们不是原谅父母,而是最终接纳了平凡的父母。
《人生七年》告诉我们,在大概率下,80%以上的人终将平凡。
当一个人开始理解父母的困境,懂得父母的艰辛时,他就开始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接纳父母的平凡,就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开端。
接纳自己的平凡,是活出自我的开始
作家三毛曾收到一位年轻女读者的来信,她在信中满腹憋屈:“我,29岁,单身,相貌平凡,工作能力有限,闲来除了看书,没有特别爱好,异性似乎也对我不感兴趣,我很自卑,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快乐?”
三毛的回信意味深长:“我们的生命没有谁更精彩,同样平凡,但我多了对自我的期许和看重,不轻视自己。”
一个人容貌不差,且有正当的职业,懂得在下班之余探索生命,这就是很美的事情。
如果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布置房间,添置小物件,何尝不是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
深以为然。
《人生七年》里,十四个孩子最终的状态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最终都会像毛姆所说:“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当人们喊着条条大路通罗马时,却发现有人生来就在罗马。
当我们拼尽全力奔跑到的终点却只是别人的起点时,何不坦然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平凡人?